9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冻结财产、禁止交易合作、限制入境。 这意味着,他百年之后也无法回国安葬,所谓落叶归根将无法实现,永远流亡海外! 石平其人,在东亚政治圈并不陌生。这位出生于中国四川、后归化日本的学者型政客,过去二十年间以“中国问题专家”身份频繁出现在日媒评论席。从批评中国发展模式到质疑历史问题立场,其言论常游走于学术讨论与政治攻击之间。 2012年钓鱼岛争端期间,他主张日本应“强硬应对中国”,相关言论被日本右翼媒体广泛引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他又在社交媒体发布争议性内容,引发中日网民大规模争论。这些经历,让他成为观察中日民间情绪的一个特殊样本。 此次反制措施中,“限制入境”的后续影响引发诸多猜测。根据日本《读卖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石平近年虽定居日本,但其父母葬于四川老家,他本人曾多次表示希望“百年后归葬故土”。这一文化情结,在东亚社会颇具代表性,无论政治立场如何,落叶归根是许多海外华人的共同执念。 如今,随着入境限制的落地,这种朴素愿望正式失去实现可能。有日本网民在论坛留言:“政治分歧不该剥夺一个人最后的归宿”,但更多评论指向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当个人选择与国家利益发生碰撞,文化纽带往往成为最先被切割的连接点。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发布后,日本政府保持沉默,仅表示“已注意到相关情况”。这种克制态度,与石平过去二十年间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翻看其社交媒体历史,从批评中国外交政策到质疑中日经济合作,他几乎参与过所有热点议题的讨论。 但此次事件后,其账号更新停留在声明发布前两小时,内容是关于东京都议会选举的预测。这种反差,让部分日本媒体开始重新审视其政治价值,当言论失去实际影响力,曾经的“意见领袖”是否会沦为舆论场的边缘角色? 事件另一观察维度,是中日民间情绪的微妙变化。在中国社交平台,相关话题下最高赞评论写道:“国家主权面前,没有模糊地带。” 而在日本,除部分右翼团体表达不满外,多数网民更关注反制措施的“精准性”——冻结财产、禁止交易等条款,直指石平的经济利益网络。据公开资料,他曾在中日合资企业担任顾问,并持有多家中国公司的顾问合约。这些商业联系,如今因反制措施面临终止风险。 从日本国内的反应来看,部分媒体已梳理他过往的争议言论,认为其行为确实存在不妥之处。未来,随着反制措施的持续生效,石平在经济、生活等方面将面临更多困境。 而他的经历,也将成为一个警示,提醒那些试图在国际关系中制造对立的人,尊重与克制才是相处之道,否则终将自食其果,失去最珍贵的故土联结。
9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冻结财产、禁止交易合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6:23: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