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不但不表态支持洪秀柱,还与洪秀柱做了切割,扬言洪秀柱来大陆参加93大阅兵,

烟雨评社 2025-09-08 12:34:37

国民党不但不表态支持洪秀柱,还与洪秀柱做了切割,扬言洪秀柱来大陆参加93大阅兵,是洪秀柱个人行为,不做过多的评价,这样的国民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考虑到了国民党一党的私利,而不能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考虑问题。 前党主席洪秀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大陆阅兵的邀请名单上,整个党内高层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集体沉默。无论是党主席朱立伦,还是被寄予厚望的政治明星蒋万安、侯友宜,甚至是韩国瑜,都对此三缄其口。 九三大阅兵,天安门广场上的脚步声震得人心里发颤,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在秋阳下闪着光。那天,洪秀柱以个人身份出现在观礼台,这个身影让不少人想起她常说的那句话:“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这是抹不掉的根。” 可没过多久,国民党那边就传来消息,说这只是她的个人行为,甚至隐隐做了切割,连句明确的支持都没有。 了解洪秀柱的人都知道,她这辈子最在意的就是 “两岸共同传承历史记忆”。当年她在台湾立法机构里,拿着泛黄的抗战史料跟人辩论,说 “那些牺牲在台儿庄的战士,有山东的也有台湾的,他们的血早就融在一起了”。 她去台南乡下宣讲,看到祠堂里供奉的祖先牌位刻着 “福建同安”“广东梅县”,就跟当地乡亲说:“咱们的根都在大陆,这不是政治,是血脉。” 九三大阅兵前,她身边的人劝过她,说这个时候去大陆,可能会被党内批评。她却翻出父亲留下的旧军装,那是 1945 年从日军手里收复台湾时穿的,上面还留着弹痕。 “我爸当年跟着部队打回来,就是想让台湾不再漂泊。现在去参加阅兵,是替他看看,国家强大了,不用再怕别人欺负了。” 这番话后来传到台湾,不少老兵给她寄来老照片,背面写着 “盼两岸不要再分开”。 可国民党的反应却显得有些闪躲。有人在党内会议上说 “要考虑选举影响”,有人担心 “被绿营扣帽子”,最后只拿出 “个人行为” 的说辞。要知道,当年国民党前辈们可不是这样。 1945 年台湾光复时,台北市万人空巷,民众举着 “还我河山” 的牌子迎接国军,那些老兵们扛着国旗走过街道,眼里的光跟九三大阅兵时受阅士兵的一样亮。那时的国民党,心里装着 “收复失地、还我中华” 的信念,如今却在民族大义面前先算党派的小账。 这些年,台湾街头的年轻人穿汉服、过端午,夜市里卖的蚵仔煎跟福建泉州的味道没两样。台南的妈祖庙,每年都要组织信众去福建湄洲岛进香,船开过时,两岸渔民互相挥手打招呼。 这些日常里的牵绊,本就是国民党该用心呵护的东西。可他们却总在 “统” 与 “独” 之间摇摆,怕得罪这个,怕惹恼那个,把本应坚守的民族立场当成了可以交易的筹码。 洪秀柱在大陆参观军事博物馆时,站在 “台湾光复” 展区前久久没动。玻璃柜里的报纸还印着当年的标题:“台湾归还祖国,普天同庆”。 她后来在社交媒体上说:“历史写得明明白白,两岸从来就是一家人。政党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拿民族大义做文章。” 这话像面镜子,照出了一些政治人物的短视,只看到眼前的选票和利益,却忘了自己脚下的土地,早就跟大陆连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如今台湾的书店里,讲两岸共同抗战的书摆在显眼位置;学校里,老师给孩子讲 “外婆的澎湖湾” 时,会指着地图说 “澎湖离厦门很近”。 这些民间的力量,其实比任何政治表态都更有分量。而一个政党要是总想着一党的私利,把民族整体利益晾在一边,就像船抛了锚,再大的风浪过来,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在80年前,中华民族用团结战胜了分裂,用抗争赢得的尊严,因此才能有80年后的今天,我们现在人应该做到的是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守历史共识,共同抵御任何形式的分裂行径,唯有如此,才能够为为民族独立牺牲的先烈们。 信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