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放在10年以前,在我们村还是非常重视的,家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回来,男的写包封,女的裁纸人纸马,然后大家一起将这些烧给祖宗,跪拜完,还要吃米果,特别是每家每户要杀鸭子,因为鸭血要涂在已故先人的名讳上。 不过昨天我回到村里,发现今年的中元节就冷清很多了,像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在我们1000人左右的村里,回来的还不到5个,都是像我父母和叔叔辈的人在维持着这个传统的仪式。 以前烧纸都是有时间规定的,一般是在傍晚马上天黑的时候,今年下午2点多钟就有人家在烧纸放鞭炮了。仪式完成也是全家走人,都到县城或者镇上去了,因为家人都不在农村老家。 所以,昨天晚上的村子里,非常冷清,往年大家还会坐在家唠唠嗑,讲讲祖辈的一些事情,今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白天我在村里转了一圈,也就我把家里的老小带回来祭祖了,其他回来的,要么是五十岁以上的上一辈,要么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家,年轻人回来的,屈指可数,像我这样拖家带口回来祭祖的,就我一个。 写这个不是凸显自己的个性,是想说乡土文化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里,可能不用多少年,很多传统的乡土文化,能够记起来的人,会越来越少吧! 那个农村的老家,可能真的就只能在文字中看见了,因为大家都忙着赚钱去了!
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不做家务、不用赚钱,根本原因是什么?农村“少奶奶”风潮
【10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