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准备是什么?
首先,我个人是觉得,“恐慌性”准备是没有太大的必要。
我自己是比较有信心的,觉得如果要完成历史大事,大概率是速战速决,所以过度囤积物资,我觉得不是太有必要。
当然,如果想提前适当储备合理的常用物资,这个是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考虑,沿海可以考虑,内陆不是太有必要。
而且这种适当储备,很大程度不是实际有需要储备,而是为了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社会恐慌效应。
也就是本来并不会出现物资不足,但架不住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时,社会上总是容易出现恐慌效应。
为了避免到时候才去跟别人挤在一块去集体恐慌,提前做好准备是必要的,这样到时候就可以从容应对。
就我自己来说,我住在漳州/厦门,基本是最前沿的位置,但哪怕我自己预期会完成历史大事,我也没有任何恐慌性心理,因为我有信心,也不担心会波及到我这里,我都不担心,大家自然也不用担心。
而且,我平时本来就会常态化储备一些合理的常用物资,所以并不需要额外去囤积什么,我个人是一直认为,过度恐慌是不必要的。
会过度恐慌的人,往往是缺乏远见的人。
而如果做好预期管理,能提前预判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提前做好准备,那么当危机来临时,才反而不容易过度恐慌。
当然,因为我所处的位置,所以常态化储备必要的常用物资,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是身处内陆,就完全不是太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