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为啥要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说穿了就是帝国很焦虑,赶紧倒一杯1789年的雪碧压压惊,幻想通过符号政治和表面文章,重拾美国军事威慑力。 9月5日,特朗普大笔一挥,五角大楼就换上了历史旧装,“国防部”成为过去式,“战争部”重返美国政治舞台。该行政令授权将“战争部”作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使用,并把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职衔改为“战争部长”。 其实,特朗普政府越是搞这种符号政治,显露的漏洞就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美国在衰落过程中的战略焦虑与身份困惑。 特朗普对此的解释是:“战争部听起来更有力、更合适。国防听起来太过保守,我们当然要防御,但必要时也要能进攻。” “我们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它就叫战争部。所有人都认可,当它叫战争部时,我们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 美国战争部成立于1789年,是美国联邦政府最早成立的三大内阁部门之一,最初负责统筹陆军和海军事务。在美国领土扩张阶段,战争部在美墨战争、美西战争等对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战结束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7年将各军种合并为一个军事机构,1949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国防部。这一改名反映了美国试图塑造“世界和平维护者”形象,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造型。 其实,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已多次提议恢复“战争部”旧称。今年6月北约峰会期间,他就称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为“战争部长”。但更多的是通过改名这类骚操作,向支持者展示其“变革”成果,哪怕没啥实质性变革也无所谓。 据美国法律,国会是唯一有权决定美联邦政府部门设立、废除及更名的机构。特朗普通过行政令方式绕开国会,将“战争部”设置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权对立法权的侵蚀。 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种做法并非首次。从关税决策到派兵进驻洛杉矶、华盛顿和纽约等美国城市,再到轰炸伊朗,特朗普全部都是通过行政令强推。就是绕开国会做决策,懒得去国会山吵架,直接不搭理国会老爷们。 7月22日,特朗普仅上任半年就累计签署了179项行政令,远超拜登四年任期的160项。其百日签署量达142项,打破了罗斯福“百日新政”时所创造的99项纪录。 其实,特朗普的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古罗马从共和国转向帝国独裁。罗马皇帝不鸟元老院,通过笼络市民,进而大权独揽。对此,美国精英们或许会痛心疾首,但MAGA派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甚至不在乎颠覆美国政体。 因为他们原本就穷的一批,再怎么折腾也没啥可失去的,但却有可能得到一个新世界。所以,他们需要特朗普带着他们一直赢下去,哪怕干掉三权分立,干倒政府,干翻美联储都无所谓。 搞笑的是特朗普推动“战争部”这个更具进攻性名称的同时,五角大楼起草的最新《国防战略》草案,却建议把军事优先级转向“保护美国本土及西半球安全”。 因为美债已超37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早就负债累累,没法再像以前那样全球铺摊子、开铺子。与其硬撑全球霸权的架子,还不如优先把钱花在自己家门口。 问题是没钱又要瞎折腾,仅更名“战争部”的成本就将达到数十亿美元。因为要更换40个国家和全美50州、超70万处设施的国防部徽章。从六大军种的信头,到军营食堂的餐巾纸、官员绣有标志的外套,以及五角大楼商店贩售的纪念品等都需要更新。 其实,这种政治表演根本无法掩盖美国所面临的实质挑战:全球霸权收缩,国内政治极化,国际盟友体系松动……美国的安全问题并不会因为部门改名而得到解决,就像一只猫,它不会因为更名为狗而汪汪!
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当时清朝最害怕的还不是俄罗斯参战,而是担心土耳其参战。很多人
【10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