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说,他高中时回家要生活费时,他嫂子张秀菊,翻箱倒柜,兜里就几毛钱,嫂子一拍大腿,做出了一个令小叔子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就五毛?这连一周饭钱都不够啊!” 1984年秋天的晚上,安徽农村的土屋里,张秀菊攥着五枚一毛硬币,急得直拍大腿。 一旁17岁的王传福红着脸低下头,他回高中要生活费,却撞见嫂子翻遍全家就找出这点钱。 可下一秒,张秀菊转身拽过床头的蓝布褂子,拿起剪刀就要剪,吓得王传福赶紧拦:“嫂子,这是你结婚时的新衣服啊!” 王传福从小没了父母,全靠哥哥王传方和嫂子张秀菊拉扯大。17岁那年他在镇上读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靠喂猪、种地勉强能糊口。 那天他背着半袋从学校带回来的红薯渣回家,犹豫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开口要生活费。 张秀菊一听,立马翻箱倒柜找钱,家里都翻了一遍,缝在棉袄里的口袋都摸遍了,最后只在衣箱底抠出五枚硬币。 看着小叔子垂头丧气的样子,她蹲在地上想了会儿,突然站起身,从衣柜里抱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褂子。 这是1982年她嫁过来时,娘家攒了半年布票、花两块钱买的棉布做的,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走亲戚才拿出来。 “这布结实,拆了做鞋面能卖钱!”张秀菊说着就剪,王传方赶紧拉住她:“咱去借点不行吗?这是你唯一的新衣服!” “借钱要还利息,传福读书不能等!”张秀菊挣开手,“咔嚓”一剪刀下去,褂子袖子就被剪了下来。 那天夜里,煤油灯亮到半夜。张秀菊坐在小板凳上,把剪好的布片拼成鞋面、鞋帮,针脚缝得又密又牢。 王传福起夜时扒着门缝看,见嫂子的手指被针扎破了,就往嘴里吮一下继续缝,地上还堆着没拆完的褂子。 第二天天没亮,张秀菊揣着六双鞋帮就往镇上赶,走了十多里路才到鞋铺。老板嫌“针脚太密费料”,只给了一块八。 这点钱不够啊,她又跑到镇东的纺织厂,找管事的领了缝补棉纱的活,接一百个棉纱断头给一毛五。她蹲在车间角落干到天黑,手指磨出了血泡,才挣了三块二。 临走前,又绕到粮站,把攒了三个月的十斤粮票换成五块钱,那本来是留着冬天换白面的。 傍晚到家,张秀菊把十块钱叠好塞进油纸包,又从灶里摸出个烤红薯,一起塞给王传福:“省着花,不够就写信,路上吃这个顶饿。”王传福摸着带体温的钱,看着嫂子手上的血泡,眼眶湿了。 后来他才知道,嫂子为了凑够钱,还偷偷把娘家给的银戒指押在了当铺,半年后靠编竹筐、缝衣服攒够钱才赎回来,这事她从没提过。 1995年比亚迪刚起步,张秀菊特地来帮忙缝补工装。王传福看见她蹲在地上,用当年缝鞋帮的手法补工人的裤脚,红了眼:“嫂子,没有你拆褂子凑钱,我读不完书。”张秀菊笑着摆手:“一家人不说这个。” 当年的当铺票据,张秀菊夹在旧账本里当“传家宝”。王传福常说:“嫂子凑的不是钱,是让我读书改命的希望。”一件拆了的褂子,凑齐的生活费,藏着最朴素的亲情,也成了他一辈子的牵挂。 信息来源: 河山锐新闻|王传福:15岁成孤儿,靠嫂子卖嫁妆读书,成总裁后把嫂子宠成公主 百度百科|王传福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我爸妈一直重男轻女,在他们眼中,男孩能给自己养老送终。而女儿却做不到!因为700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