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说李盈莹打18个送19个? 这剧本谁写的? 都2024年了,还有人拿着放大镜,对着李盈莹的技术动作“逐帧分析”,试图证明她只是个“三板斧”球员。弹跳不够、速度不快、防守“未防先跪”,听起来证据确凿,好像中国女排的核心主攻,竟是个浑身硬伤的“关系户”。可一旦把这些看似专业的挑剔,放到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赛场上,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场脱离现实的“刻舟求剑”。 说她进攻单一,全靠蛮力。我们看看数据,2023年世联赛,李盈莹总得分全球第一,进攻成功率45.2%,比同期的美国主攻巴奇、意大利主攻恩瓦卡洛都要高。如果这叫“三板斧”,那对手的拦网体系,未免也太不堪一击了。她的厉害之处,恰恰不在于绝对的弹跳高度,而在于用极快的出手速度和刁钻的线路,在欧美高大拦网形成合围之前,撕开一道口子。这不叫天赋,这叫球商,一种更稀缺的能力。 再聊聊那个被群嘲的“未防先跪”。在排球场上,低重心防守是基本功,是为了接住那些又快又平的重扣。把这种专业动作,曲解成不规范,暴露的不是球员的问题,而是评论者对这项运动的陌生。同样是数据说话,李盈莹去年世联赛一传到位率全队第二,防守起球率在主攻里也是中上游。她不仅是中国队的头号得分手,还要承担六轮一传和大量的后排防守,几乎是一个人扛着两个位置的活。这不叫“依赖协防”,这叫在团队体系里,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至于“打十八个送十九个”这个老梗,更像是网络流言的以讹传讹。郎平指导的原话已不可考,但她亲手把17岁的李盈莹带进国家队,并在她成长后给予“超出预期”的评价,这才是最有力的事实。从只会进攻的“奇兵”,到如今攻防一肩挑的绝对核心,李盈莹的蜕变,本身就是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击。 盯着一个人的短板不放,是一种很偷懒的批评方式。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弱点,而是懂得如何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甚至掩盖那些不足。 我们应该庆幸,在中国女排最需要英雄的时刻,站出来的是这样一个不完美,但足够强大的李盈莹。
法国女排主教练如此评价李盈莹作为中国女排的核心主攻,李盈莹明知带伤出战可能导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