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叹气,看来中国真的是雄起了。随着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到来,特朗普对中国的制裁可越可以说是越来越乏力了。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刚开始,就针对中国推出贸易措施。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2月1日他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征收10%关税,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这些举措理由是应对芬太尼危机和贸易不平衡。2月4日,中国回应,对美国商品征收15%到10%不等的关税,影响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和汽车出口。中国还限制五种国防和清洁能源金属出口。 中国经济在2020到2025年间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19.2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近19%。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3%,出口表现强劲。尽管面临关税,中国通过本土创新和供应链调整应对。在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中国缩小与美国差距,工厂生产稀土元件,这些材料对美国军工产业至关重要。美国依赖中国大豆市场,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很大份额。特朗普的关税导致美国农民订单减少,他们转向巴西和阿根廷采购。 3月4日,特朗普的关税正式对加拿大能源征收10%,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25%,对中国20%。中国反击,对美国农业出口征收10-15%关税,影响210亿美元美国出口。中国还对25家美国公司实施出口和投资限制,并禁止美国医疗设备公司基因测序仪进口。4月2日,特朗普宣布普遍10%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包括对中国34%,生效日期4月9日。中国匹配34%关税,从4月10日生效,并暂停TikTok出售谈判。中国要求出口六种重稀土和稀土磁铁需特殊许可,这些材料中国控制全球供应。 美国企业难以找到稀土替代来源,特朗普推动供应链转移,但许多公司选择留在中国,因为成本更高。4月4日,中国宣布对30多家美国国防相关组织实施限制。特朗普的单边行动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电子产品和日常用品标价更高。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贸易消化需求,加强与欧洲和亚洲合作,避免对美国依赖。美国无足够筹码谈判,大豆和稀土成为关键,中国自给率提升。 4月5日,美国对所有外国钢铁、铝和衍生品征收关税,4月3日对汽车征收25%,5月3日对汽车零件征收。4月9日,美国对中国关税提高74%,4月10日再加41%,总计125%,但有部分豁免。4月11日,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25%。特朗普作为商人擅长用关税,但对中国这种体量庞大的经济体来说,这些措施效果有限,就像挠痒痒。中国快速发展赶超美国,在半导体工厂调试芯片生产线,新能源电动车出口激增。 5月10-12日,美中在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双方同意90天暂停高关税,美国对中国关税降至30%,中国降至10%。中国承诺移除4月2日以来非关税措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出口整体稳定,美国自身通胀压力上升。农场主损失订单,中国转向其他来源采购。美国军工企业供应短缺,生产线调整。中国控制全球稀土供应,美国本土开发缓慢。 特朗普不懂得全面的国际规则,只知强势施压,不知合作空间。关税对中国收效甚微,美国自伤,价格上涨影响消费者。中国通过多边贸易维持增长,与其他国家签约合作。互利共赢是出路,单边主义行不通。 中国在关键资源上占有优势,美国急需的稀土和大豆市场都在中国掌控。美国从中国获得的东西,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内部消化,不必依赖中国。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只看到关税一招,但对中国无效,反而让美国企业付出代价。政策实施后,美国进口商负担加重,通胀上升。中国经济韧性强,出口结构优化,减少对美依赖。
受巨大刺激,特朗普当众表示:中俄绝不会动用自己的武力对抗美国。特朗普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