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消息挺引人关注的。 美国那边取消了三家外资在中国设立的半导体工厂的制造豁免权。简单来说,就是原本这些厂子虽然设在中国,但因为某些特殊许可还能继续使用美国技术来生产芯片,可现在不行了。 与此同时,咱们中国也没闲着,在九月四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指出美国企业绕开了之前制定的反倾销措施,所以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某些光纤产品加征关税,税率最高的差不多快到百分之八十了。 这两件事看起来各讲各的,但其实背后有点联系,说白了就是科技和贸易这块儿的博弈又开始新一轮过招了。 美国取消豁免权这个事,其实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在之前美国方面就对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挺警惕的,时不时拿出一些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的措施。 这次取消的三家工厂其实都是外资企业,但在中国内地运营,之前因为拿到特殊许可,还能继续引进美国技术生产芯片。 现在许可一取消,就意味着这些工厂以后可能再想用美国的技术或设备就会受到很大限制。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还留了个缓冲期,允许现有的许可持续到今年年底,也就是说真正的影响得到明年才开始明显显现。 有人可能觉得这像是美国又在“卡脖子”,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全球供应链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摩擦。 而中国对美国光纤产品加征关税,也不是凭空来的。之前我们已经发现有的美国企业通过一些方式规避反倾销。 比如把产品稍微改一改、换个型号出口,或者通过第三国中转一下再卖到中国,这样就能绕过原来的高关税。 这次加的税主要针对的是这种“换马甲”行为,说白了就是你不按规矩来、变着法儿躲关税,那我们只好把网撒得更大一点。 光纤这东西听起来挺专业的,其实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比如宽带网络、数据中心、5G基站都得用它。所以加税不仅是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保护国内的产业链。 再回到光纤这件事,它虽然不像芯片那么常被人提到,但其实也是现代通信的基础。中国在全球光纤市场中的份额不低,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在前列。 这次对美国某些企业加征关税,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推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升级。 因为关税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优势就会减小,国内企业如果能抓住机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说不定能趁机扩大市场。 从更大的视角看,这些经贸摩擦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科技主导权和标准制定权的竞争。美国希望通过技术封锁保持领先,中国则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突破。 这种竞争不一定全是坏事,它可能促使双方都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最终受益的其实是全球科技进步。当然,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和阵痛,但只要能保持对话、守住底线,总能找到平衡点。 总之,这件事看起来是两国在半导体和光纤上的“过招”,但背后反映的是科技和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适应新的规则,才能在这场变化中站稳脚跟。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后国产芯片和国产光纤说不定会越来越常见了。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自己手里有技术,心里才更踏实。 参考资料: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反规避调查的裁决 2025-09-04 08:53·界面快讯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