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齐白石逛古玩店看到了自己的画,想出钱买下。老板一口价8000,少了不卖。齐白石说:“假画还这么贵?3000我买了。”老板有些愤怒:“你这是对白石先生不尊重!”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老板压根没认出眼前这个老头就是齐白石本人,还一边吵一边把齐白石和他的徒弟李苦禅往外推。 齐白石脾气倔,站在门口不走,直接怼回去:“假画就是假画,你凭什么当真画卖?”老板更火了,指着齐白石嚷道:“你看一眼就说是假的,你以为你是齐白石啊!” 这时候李苦禅赶紧上前按住老板的手,平静地说:“老板,这位就是齐白石先生。”老板瞬间愣住,眼睛在两人脸上来回扫,喉间弱弱地挤出一声“哦……”,整个人都懵了。 气氛僵持了好一会儿,李苦禅才又开口请老板把画取下来细看。那幅画叫《蔬香图》,老板战战兢兢地递过来,齐白石就着画纸指点其中的破绽—用笔的方式不对、纸张也不是他常用的类型。 讲了足足二十多分钟,老板终于心服口服,连忙道歉说:“我真不知道是假的,从朋友那儿二千五收来的。” 齐白石没责怪老板,反而问:“那我给你三千五,画我带走,行不?”老板很不解:明明是个假画,为啥还要买?齐白石说:“就是因为它假,我才不能留它继续骗人。” 他多付五百元,不让老板亏本。临走前还回头叮嘱:“以后若不小心又收了假画,随时找我,我还会来收。” 这件事可不是孤例,齐白石一辈子都没容忍假画流通。他认为模仿学习可以,但拿仿作当真迹卖就是欺骗,玷污艺术。 哪怕到了晚年,他已经很出名了,还经常去琉璃厂转悠,只要看到假画就自掏腰包买下来销毁。 更有趣的是,就连梅兰芳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有一天他去齐白石家喝茶,说起一个朋友买到了齐老的《春耕图》,画上还有头牛。 齐白石一听就觉得不对,立刻拿出自家藏的《春耕图》对比:真迹里的牛是朝左的,而那朋友买的竟是朝右。 一看又是假画,齐白石当场重新画了一幅交给梅兰芳,只说了一个要求:请那位朋友把假画烧掉。 齐白石之所以这么坚持打击假画,是因为他深知伪作伤害的不仅是收藏者,更是对艺术本身的践踏。 他曾在册页上题写:“白石之画,从来被无赖子作伪,因使天下人士不敢收藏。” 假画泛滥到他不得不采取各种防伪措施,比如特地请人铸了一方“齐白石”三字的铜印,还公开登报告知大家,凡是他真迹都会盖这枚印。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连这枚铜印很快也被仿冒了。 甚至到今天,假画问题依然没解决。一八年公安部还破获过一起特大制贩假画案,犯罪团伙专门仿冒齐白石、启功、李可染等名家作品,有些假画还流进了拍卖行。 打假过程里甚至还揪出个别所谓“专家”帮着造假鉴定、出具假证书。这一切都说明,书画市场的光鲜背后,真假难题依然存在。 回过头看齐白石买假画这件事,我们会发现:他其实不是在计较一幅画的真假,而是在守护一种态度。 艺术之所以有价值,不在于拍卖价格多高、签名多响亮,而在于创作的真谛—真实、真诚、真心。他愿意多花五百元买假画,不是傻,而是用行动告诉世人:什么叫做尊重艺术。 如今艺术品市场上依然假货层出不穷,但齐白石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真的东西始终会有人认,假的东西哪怕一时得逞,也终会被拆穿。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那样一眼辨真假,但至少可以学习他那种尊重真实、抵制虚假的态度。 信息来源: 央视网《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制贩假冒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案》 中华书画网《齐白石晚年成名后辩伪画 66岁仍同伪画作斗争》
有一次,齐白石逛古玩店看到了自己的画,想出钱买下。老板一口价8000,少了不卖。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9-04 15:48:49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