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为搞垮中国,曾高价收购我国自来水业务,结局如何?外资企业打着提供优质水的旗号,高溢价收购我国水务,进入我国居心何在?2007年到2009年,来自法国的老企业威立雅,先后3次,以高于原资产估价数亿的价格,分别夺得了兰州、海口和天津自来水集团的45%以上的股权。 威立雅的套路其实很简单:先砸钱买下供水公司,再签个30-50年的“长期合同”,把水源、管网、水表全捏在手里,他们打的如意算盘是:中国14亿人每天都要喝水,水价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只要控制了水务,就能通过涨价、省维修费等方式,把投资的钱赚回来。 比如上海浦东水务,本地企业出价7.6亿,威立雅直接翻倍到15.2亿;兰州供水集团估价4.5亿,他们出17.1亿——这哪是买水厂?简直像在买“印钞机”! 更绝的是,这些合同里还藏着“小陷阱”:比如规定“水价要随成本上涨调整”,或者“设备老化由政府承担更换费用”,结果就是,外资企业一边收着高价水费,一边把老旧的管网、落后的设备甩给地方政府,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但资本的贪婪很快露了馅,2014年,兰州威立雅的水厂突然爆出“苯超标20倍”的丑闻,240万市民喝了18小时“毒水”才被通知停水。 调查发现,污染源竟是威立雅维护的1959年老旧输水管,因为年久失修,漏进了中石油的原油!这哪是“技术先进”?分明是“要钱不要命”。 更让老百姓火大的是水价暴涨,天津的水价从1997年的6毛8一吨,涨到2014年的4块9,涨了7倍多,兰州、上海的水价也跟着翻跟头。 外资企业辩解说“成本上涨”,但真相是:他们当年花天价买水厂,现在只能靠涨价把亏的钱赚回来,网友吐槽:“我们喝的不是水,是外资的‘冤大头’账单!” 眼看老百姓喝不上干净水、用不起自来水,国家终于出手了,2014年,住建部开始全国大检查,把供水系统的安全漏洞查了个底朝天;2015年,直接叫停外资新项目,原有的合同到期也不续签。 同时,国家砸钱升级管网,装智能水表、建数字调度系统,把漏损率从20%降到12%,本土企业也趁机“抄底”:北控水务、首创股份通过回购股份、兼并重组,把外资手里的水厂一个个收了回来。 到2022年,中国自己的企业已经掌控了90%的供水市场,威立雅、苏伊士这些外资公司只能灰溜溜撤退,这场反击战,中国靠两招制胜:一是“政策硬”,直接说不,让外资没机会卡脖子。 二是“技术强”,用物联网、大数据把水务系统升级成“铜墙铁壁”,让外资的“老管网+高溢价”模式彻底失效。 现在回头看这场“水龙头战争”,最该记住的就是:像水、电、粮食这些关键东西,必须攥在自己手里!墨西哥被美国公司控制了水资源,穷人只能喝可乐,结果胖成球,糖尿病发病率全球第一。 而中国用“政府兜底+市场帮忙+科技撑腰”的三板斧,不仅守住了水务安全,还给全世界打了个样,关键领域,容不得资本撒野! 从水务到能源,从通信到粮食,任何关乎国家安全的东西,都不能变成别人的“提款机”,毕竟,水可以流动,但主权必须像长城一样坚固——这是中国用二十年时间,给全世界上的最实在的一课!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威立雅的中国“水生意”:曾多次因污染被罚》 21世纪经济报 《水协预警:外资连续收购各地水务资产涉嫌垄断》 北京青年报 《渗入中国水管的外资:兰州水污染或致外资刹车中国业务》
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
【1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