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德国外长瓦德普尔竟然跑到印度说中国“坏话”。 9月3日,德国外长瓦德普尔对着ANI等印媒表示:“我们认同印度等多国立场,坚定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德国与欧盟对华立场明确,中国在气候保护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经济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我们主张公平竞争与对等规则,但对中国在多个领域日益强硬的做法感到担忧,并将坚决回应,保护我方市场不受损害。” 说实话,这番话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方面,瓦德普尔承认中国在气候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又急于提出中国“带来的挑战”,并表露出对中国强硬做法的担忧。 中国确实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体现在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体现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 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尤其应该明白,和中国保持合作关系并非单纯的选择,而是必须的现实需求。 然而,瓦德普尔提到“公平竞争与对等规则”的时候,仿佛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共赢博弈”。 德国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崛起也依赖于全球贸易的互通有无。对于中国的批评,是否又有些太过自大和双标? 我们看到,欧洲的许多国家,包括德国,往往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但在政治和战略上又总是以“维护国际秩序”的姿态来推行自己的议程。 另外,德国与欧盟的“明确立场”,看似是要拉拢印度等国共同应对中国,但这背后是不是更像是在塑造一种政治联盟呢? 在国际政治中,德国和欧盟的立场常常显得颇为摇摆,今天力挺某个立场,明天又在战略利益面前调转方向。 而中国的立场却是越来越明确,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展现出了更为坚定的全球合作意图。 德国要真心维护国际秩序,不如反思一下,所谓的“规则”是全球公认的普世价值,还是某些大国单方面定义的游戏规则? 至于瓦德普尔所说的“保护我方市场不受损害”,这无疑是一个现实的考量。每个国家都在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中国的迅速崛起,确实让许多国家感受到威胁。 这种威胁并不是来自中国单方面的侵略,而是全球化中不可避免的竞争。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需要调整和适应的新格局。 可是,挑战就意味着机会。对于德国来说,与中国的竞争应该是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而不是一味的封闭和排斥。 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在于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程度。 德国如果只是从一个竞争者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难免陷入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式。 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德国若仅仅将中国视为对手,忽略合作的可能性,恐怕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会逐渐失去更多的主动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德国反犹情绪 朔尔茨怒斥波兰
到嘴的鸭子飞了?德国的报应来了!在近期,德国外长可是在国际上露足了脸,先是在日本
【12评论】【16点赞】
子夜听雨
该让德国人吃点苦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