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又开始“杀”自己人了!很多人还以为,罗智强参选,只是党内竞争。错了!你们

古凌国际 2025-09-04 12:31:50

国民党,又开始“杀”自己人了!很多人还以为,罗智强参选,只是党内竞争。错了!你们根本没看懂,这套剧本,我们在2015年的“换柱”风波里,一模一样地,看过一遍了!当年的主角是洪秀柱,今天的,换成了郑丽文。 2025年8月26日,罗智强在几位青壮派议员的陪同下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现场没有任何大佬现身。 这一幕,让人很难不联想到2015年洪秀柱参选时的情景——同样的孤军作战,同样缺乏主流派系支持。九年前的“换柱风波”,至今仍像幽灵般盘旋在蓝营上空。 2015年,洪秀柱因坚持“一中同表”,在临时全代会上被匆忙换下,取而代之的是时任党主席朱立伦。 彼时的国民党已陷入路线撕裂的困境,而洪的被“举手否决”,更被视作一次赤裸的派系清算。如今,郑丽文因主张“深化九二共识”而遭冷处理,几乎是旧剧重演。 这种“内耗到关键时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1927年,宁汉分裂爆发,汪精卫在武汉另立中央,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礼;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合讨蒋,百万大军自相残杀。 派系倾轧的基因,从国民党早期便已注入,延续至今。 1946年,国民党接收台湾,大量日产被不同派系瓜分,引发严重腐败,也埋下党内资源分配恶斗的伏笔。 如今,随着党产被冻结,每月约4000万新台币的党务经费成了众矢之的。罗智强虽打着“革新”旗号,但其募款能力长期受质疑,仍难以摆脱依赖金主的老路。 郑丽文早年出身深绿阵营,后来因立场转向统派加入国民党,原本可以体现政党的包容,却因“身份不纯”在党内屡遭排斥。 这与洪秀柱的经历如出一辙——洪虽在党内奉献四十余年,却因主张清晰而被贴上“急统”标签。 历史不断循环。1948年行宪国大选举时,李宗仁与孙科的内斗让蒋介石威信受损;2020年韩国瑜在大选中败北,背后同样有党内精英冷眼旁观。 2024年大选,党中央与侯友宜龃龉不断,最终“蓝白合”破局,国民党得票率跌至28%,再创低谷。 外部因素更让这种困境雪上加霜。 2015年“换柱”时,美国在台协会便被指在幕后施压,希望国民党推出“更具国际视野”的候选人;2025年罗智强宣布参选前,其智囊核心刚赴美参加智库研讨会,美国的倾向性不言而喻——亲美派比统派更得青睐。 民进党则善于利用这种裂痕。 2016年大选,他们借“换柱”事件塑造国民党混乱形象;2024年则大肆渲染“蓝营内讧”;2025年,罗智强的参选再次被包装成“宫廷政变”,成为舆论攻击的新把柄。 更严峻的是国民党的后继乏人。近三年青年党员流失率高达62%,40岁以下的中常委仅剩寥寥数人。罗智强虽喊着“青年化”,但身边的核心团队依旧是老派系的延续,难以真正吸引新世代。 从1927年的宁汉分裂到2025年的主席之争,国民党似乎从未真正学会如何面对历史。 每一次内斗,都换来选票的流失与民心的背离;而当民进党用“抗中保台”收割政治利益时,国民党却仍在为“谁更蓝”而反复争斗。 国民党得票低迷选民转向他党青年大量流失党部空荡。国民党步入政治坟墓派系倾轧葬送百年基业。

0 阅读:312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