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头号敌人被击毙”!军事记者:乌克兰前最高拉达议员,组织敖德萨工会大楼

历史瞭望观察 2025-09-04 11:34:37

“俄罗斯在乌头号敌人被击毙”!军事记者:乌克兰前最高拉达议员,组织敖德萨工会大楼纵火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在乌克兰境内被击毙,尽管不知道是谁实施的行动,但是凶手开了8枪,不像专业的处决,反而像是仇恨的宣泄,或者是一场示众性的清算…… 在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一场看似普通的街头冲突竟酿成惨剧,而这一切的根源,或许隐藏在政治权斗的阴影中。谁能想到,一位昔日高层政要,会以八枪毙命的结局收场?真相背后,究竟是国家恩怨,还是个人宿仇? 乌克兰2014年春天正处于政治动荡期,亲西方势力与亲俄团体间的对立日益尖锐。 5月2日那天,敖德萨街头爆发大规模冲突,一场足球赛后,支持基辅当局的球迷游行与反对新政府的集会者相遇,导致推挤和投掷物品。 亲俄活动人士退入工会大楼寻求庇护,但大楼很快被围堵,汽油弹投掷引发大火。火焰迅速蔓延,造成四十多人死亡,其中多数为普通市民。 这让他在俄罗斯方面成为焦点人物,被指为事件责任人之一。火灾后,调查显示警方响应迟缓,未能及时控制局势,进一步加重了公众不满。 他从会议场所走出,沿着人行道行走时,一名男子骑电动自行车靠近,身上穿外卖员制服。男子抽出格洛克手枪,连开八枪。 袭击仅数秒,周遭路人奔逃,车辆急刹。男子扔下手枪,骑车逃离。 手枪序列号被刮除,弹药痕迹显示为近期生产。这种连续射击显示出个人动机,而非标准执行。 利沃夫安保严密,袭击者却准确把握帕鲁比行程,显示情报支持可能。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此类针对性行动频发,如2024年俄罗斯军官遇炸弹袭击,乌克兰情报部门常声称负责。 帕鲁比从街头活动家到高层官员,一贯推动反俄议程,却在国内树敌众多。 他的死亡凸显乌克兰政坛风险,融合外部威胁与内部纷争。 袭击后,乌克兰当局立即响应,总统泽连斯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声明,指示调查小组介入。 警方逮捕一名嫌疑人,指控其与俄罗斯情报有关,尽管证据尚不充分。现场技术人员采集弹壳和脚印,封锁周边道路搜查逃逸车辆。 嫌疑人米哈伊尔·维克托罗维奇·斯采尔尼科夫在法庭上承认罪行,称这是对乌克兰当局的个人复仇,因为儿子在战争中丧生。 他否认俄罗斯特勤机构胁迫,并表示若在其他城市,可能针对其他政要如波罗申科。 他要求快速审判,并希望通过乌俄战俘交换前往俄罗斯寻找儿子遗体。这番陈述推翻了官方对俄罗斯涉入的指控,暴露国内不满情绪。 敖德萨火灾死者亲属多年来组织游行,在利沃夫和基辅街头举横幅要求追责,帕鲁比出现时常面临阻挠。 这次事件被视为仇恨延续,或许由不满者资助执行。议会内部悄然调整帕鲁比推动的国防法案,转交其他集团处理。 帕鲁比的葬礼在基辅举行,官员出席致哀,但政坛迅速遗忘他的举措。在俄乌紧张局势中,此类事件反映多方博弈,从情报干预到民间报复。 乌克兰社会分裂加剧,东部亲俄民众对语言法和反腐举措不满,导致游行和冲突。俄罗斯媒体将敖德萨事件宣传为大屠杀,强化反乌克兰叙事。 国际观察者指出,调查敖德萨火灾的进展缓慢,七年过去仍无完整结论,警方和司法系统面临批评。 欧洲人权法院裁定乌克兰在处理2014年敖德萨冲突时违反人权,未能有效保护生命和调查事件。 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暗杀行动增多,2024年12月俄罗斯三防部队司令在莫斯科遇炸弹袭击,2025年4月俄军将领在停车场被汽车炸弹击中。这些事件显示情报战升级,双方互指对方负责。 乌克兰官方反应迅速,但内部矛盾显露。泽连斯基谴责暴行,要求彻查,内政部长和总检察长赶赴现场。嫌疑人供词转向个人动机后,官方叙事调整,强调国内安全威胁。 敖德萨事件十年过去,死者家属持续求公道,游行中举亲人照片,批评政府忽略受害者。帕鲁比推动的反俄政策虽获西方支持,却在国内制造分歧。 他的政治嗅觉敏锐,从街头抗议到议长宝座,却未能避开致命一击。俄乌交换战俘机制下,嫌疑人要求加入交换,显示冲突的复杂层面。 敖德萨事件作为导火索,十年后仍影响当下。死者家属雇佣杀手传闻虽无确证,却反映社会绝望。乌克兰需加强内部团结,应对外部威胁。暗杀案调查将继续,嫌疑人供词或揭开更多细节。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历史瞭望观察

历史瞭望观察

站在高处,瞭望历史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