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山轮战期间,一个越军的中士班长被我军抓获。当连夜把俘虏带回到阵地后,战士们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名越军战俘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蓬乱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更加狼狈。他的脸上和眼睛有些浮肿,估计是自己不小心摔成这样的吧? 刘龙是山东省邹县人,家里是普通农民,周围都是平坦的麦田和低矮丘陵。他从小帮父母干农活,身体练得结实,适应了农村的苦日子。1984年12月,他应征入伍,分配到成都军区67军199师595团2营4连,当了一名战士。新兵训练时,他每天背装备跑步,练习射击和投弹。有一次越野,他左腿摔伤,膝盖肿了,但他用绷带绑好,继续完成任务。连队领导看他有劲头,让他帮忙协调班组事。 在老山前线准备期,他随部队去云南边境,那里丛林多,蚊虫咬人,早晚冷热大。他每天检查枪支,挖壕沟,参加模拟作战演练。1985年下半年,部队进轮战序列,他跟连队去老山,带弹药和给养,跨过溪流。到前沿后,他帮建工事,堆沙袋,加固位置。1月下旬,连队有拔点任务,他要求进突击组,检查好装备,确保步枪和手榴弹准备就绪。战斗前,他和战友在山脚待命,调整状态,握紧武器。 刘龙入伍后,很快就适应了军营生活。他在训练中表现出色,伤了腿也不耽误,领导觉得他可靠。去云南时,边境环境差,但他坚持下来,帮队友分担任务。到老山前沿,他参与防御建设,工作认真。拔点任务来时,他主动参与,确保一切就位。这段经历让他从普通战士成长起来,积累了实战准备经验。 1986年1月28日,刘龙在167高地拔点作战中,发现了那名越军中士班长裴文勇。他上前制服对方,用绳索捆绑双手,搜查身上物品,确认安全。裴文勇当时试图藏身,但没能成功。其他战士过来帮忙控制。夜里,刘龙和战友押送裴文勇回阵地,他们轮流抬担架,注意避开危险区。山路难走,但他们坚持完成任务。到阵地时,大家擦汗,检查装备,放松下来。裴文勇衣服破了,头发乱,脸和眼睛肿着,像是摔伤造成的。 抓获这个俘虏不容易,刘龙在战斗中先冲上去,制服裴文勇,避免了更多风险。押送过程稳当,他们确保俘虏不逃跑。到阵地后,战士们觉得任务完成,总算能歇口气。这件事提升了部队信心,因为生擒敌班长,能获取情报。 裴文勇被抓时状态差,衣服烂,头发乱,肿脸显示他经历过苦头。刘龙的行动直接导致这个结果,体现了战士的责任。押送回阵地,大家松口气,标志着这一阶段结束。 抓获裴文勇后,连队士气高涨,大家分享战果,整理缴获物品。情报部门从他那里得到敌方阵地和兵力信息,帮助调整策略。刘龙因为功绩,荣立一等功。成都军区表彰他,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在会上领证书,佩戴奖章。部队继续守老山,击退越军袭击。刘龙后来回后方治疗腿伤,继续服役几年。 裴文勇作为俘虏,得到优待,食物有肉蛋牛奶。他体弱,体重增加,身体好转。释放时,他和其他俘虏一起遣返,过边境。刘龙退役后,回山东老家,做地方工作,偶尔和老战友聚聚,回忆经历。199师595团4连获攻坚英雄连称号,部队传承精神,参加后续训练。 刘龙的荣誉来自实际贡献,他退役后生活平静。裴文勇的优待体现了政策,许多俘虏离开时状况改善。这件事结束于释放和表彰,没有更多延伸。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本次阅兵分列式的徒步方队,跟前一次大阅兵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每个
【51评论】【1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