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头部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今年1-8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2.3万亿元,同比下跌13.3%。面对已经踏入的名义旺季,百强房企需要以针对性举措促成楼市的温和复苏。 11家头部房企站上500亿,盈利情况堪忧 有11家头部房企在1-8月实现5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其中又有5家销售超千亿元,这5家房企从高到低分别是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频频传出不利消息的万科上半年实现911亿销售,排名第6,上述6家房企也是销售面积的前6名。比较意外的是龙湖集团、绿地控股上半年销售额均在500亿元以下。 从环比增长情况来看,在销售淡季,仍有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发股份、融创中国、保利置业、中国铁建等21家头部房企销售额增长了30%以上。 销售额增长并不代表盈利,甚至,即便是实现盈利的头部房企,也大多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的现象。扭亏为盈的头部房企,数量较少,而且基本源于出现了爆款项目从而实现收益的同比增长。 一线城市看核心区域,低线城市两极分化 从城市角度来看,一线城市仍是头部房企的竞争焦点,尽管北上广深均有出台政策,但成交量仍在持续走低,虽然核心区域新房被抢购,但二手房出现挂牌量猛增、看房量与成交量低迷的现象。 二三线城市则因二手房挂牌量居高不下而两极分化的态势显著,杭州、武汉、宁波、合肥等城市的楼市行情阶段性走高,成都、青岛、天津、西安的成交量可观,是当前楼市“最靓的崽”,厦门、佛山、常州等城市则是今年以来的楼市失意者。头部房企在上述城市的布局和项目开发因此受到影响,有全国市场布局、建设能力的百强房企数量在减少,部分掉队的头部房企更多希望稳住自己仍占有一定优势的区域市场基本盘。 以“拿地补库”,能否掌握未来主动权? 百强房企,特别是TOP10、TOP20级别的头部房企,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它们在下行市场中的表现至关重要。 单从今年上半年的拿地情况来看,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上,还有一些余力的头部房企态度明确——通过拿地补库,尽可能地掌握未来主动权。 此前市场上有“政策工具箱”已经失效、政策工具匮乏的悲观说法,但头部房企近期的表态,都倾向于9月、10月将有政策进一步释放,楼市有望回温,近期部分头部房企已经开始加大推盘节奏和宣传品质产品。 虽然还在不同程度的“以价换量”,但百强房企普遍认同,“高性价比”已不是楼市主流,“高质价比”的好房子才会赢得当下的置业群体青睐,以产品创新和升级迭代迎合不同城市、不同阶段置业群体的偏差性需求,是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百强房企所剩不多的机会之一。
现在买二手房的刚需,却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因为二手房便宜了,很多刚
【4评论】【2点赞】
游戏人间
一线城市的房价还在高点,有的一线城市本来就过度依靠房地产发展,房地产没落,没什么好发展了,没好的出路,人才必然外流,就是在硬撑,房价必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