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萧华在兰州吃饭,却被五六个地痞流氓挑衅,对方强硬的让萧华让座,萧华制住他们并教育他们改过自新。 1975年夏天,开国上将萧华,当时担任兰州军区政委,他刚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喜欢微服私访,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真实生活,在街边随便找了家面馆去吃面。 结果面还没上桌,店门被粗暴推开,五六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闯了进来,留着时髦长发,穿着花衬衫,走路晃悠,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架势。 这伙人在店里扫了一圈,别的空桌子不坐,偏偏直奔萧华那桌,领头的“啪”一声拍在桌子上,嗓门很大地喊:“这桌我们要了,你们几个赶紧挪挪。” 服务员小姑娘早就提醒过这个包间经常有不三不四的人来闹事,萧华却淡然一笑说“没事”,他想亲眼看看兰州社会治安的真实状况,说着说着,几个混混就要动手。 店里的食客都紧张起来,老板也吓得赶紧跑过来打圆场,萧华没理会那伙人的咋呼,对警卫员使了个眼色,低声说:“别跟他们吵,让小张去旁边治安岗亭找警察同志来处理。” 警卫员悄悄退出去了,那伙人看他们没反抗,更来劲了,站在桌边指手画脚,嘴里骂骂咧咧,就在这时,坐在萧华身边的警卫员突然起身,展现出了过硬的身手。 不到三分钟,几个闹事的年轻人就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刚才还气焰嚣张的流氓头子,此刻满脸惊恐地问:“你们……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萧华缓缓站起身,声音不大但威严十足:“我是兰州军区政委萧华。” 听到这个名字,几个年轻人瞬间面如死灰,在那个年代,谁不知道萧华将军的大名,这位13岁就参加革命的传奇人物,39岁时已经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之一。 “将军,我们……我们不知道是您,饶了我们吧!”几个人跪在地上磕头求饶,他们欺软怕硬,这次踢到了铁板。 萧华摆摆手,示意警卫员松开他们,看着这些瑟瑟发抖的年轻人,他可能想起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他1916年出生在江西兴国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师政委,人们都叫他“娃娃司令”,如今面对这些真正的“娃娃”,他心中更多的是惋惜而非愤怒。 萧华对几个年轻人说:“起来吧,都是年轻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悔改。”他让人通知了当地公安部门,在等待过程中,还耐心地和这些年轻人谈话,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 公安人员到达后,萧华特意嘱咐:“这些孩子还年轻,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关键是要帮他们找到正经的出路。” 吃完饭临走前,萧华还特意让警卫员去派出所那边打了个招呼,说那几个年轻人要是初犯,批评教育一下,让他们知道啥叫规矩就行,别太为难他们。 有人后来问萧华,一个上将遇到这种事直接让警卫员处理了不就完了,萧华听了笑笑说:“我是上将,但首先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干部,手里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能随便用吗?” 这次偶然的遭遇,让萧华将军深刻认识到兰州当时社会治安的复杂状况,回到军区后,他立即着手整顿当地治安环境,一方面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关注这些年轻人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几个月后,当初在饭馆闹事的那几个年轻人,有的进了工厂当工人,有的参了军,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生活,每当想起萧华将军当时的话,他们都心存感激。 萧华将军在甘肃工作了七年,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推动公路建设,还是指导农业发展,他都亲力亲为。 事后有人问萧华为什么不对那些地痞更严厉些,他笑了笑:“当年打仗带新兵,不也得慢慢教吗,年轻人犯错,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拉一把比推一把强。” 真正的强者不需要靠欺压弱者来证明自己,权威与仁慈的结合才能真正改变人心。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17岁担任师政委,22岁任纵队司令,他的一生有太多传奇……)
1975年,萧华在兰州吃饭,却被五六个地痞流氓挑衅,对方强硬的让萧华让座,萧华制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9-03 20:41: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