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远非印度能比,印度要

非常盘点中 2025-09-03 15:20:12

风向变了!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远非印度能比,印度要学习。就连印度知名反华派-帕尔基·夏尔玛(网称甲亢姐),也发出感慨:印度新德里的运营效率,不到天津十分之一;印度起码落后十年。 最近印度媒体圈可不平静,《印度快报》《经济时报》这些主流媒体突然集体转向,纷纷报道中国城市的科技奇迹。 更让人意外的是,素有 “甲亢姐” 之称的印度知名反华派帕尔基・夏尔玛,在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后坦言:“新德里的运营效率连天津的十分之一都赶不上,印度起码落后十年。” 要知道,这可是曾在节目里把中国贬得一文不值的主儿,如今这番话让印度网友炸了锅。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 “老冤家” 改口?看看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 2025 年智慧城市指数就明白了。北京排第 14,上海第 15,重庆、杭州这几年更是突飞猛进。 而印度最拿得出手的孟买,连前 50 都没挤进去。有印度工程师在论坛上吐槽:“班加罗尔的智能交通系统还在调试阶段,杭州已经能用 AI 实时优化全城红绿灯了,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基建方面的差距更明显,中国 5G 基站总数到 2025 年 6 月已达 455 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超 2.26 亿户。 而印度全国 5G 基站加起来还不到中国零头,新德里的白领们常抱怨:“视频会议时掉线比咖喱还常见。” 地铁里程更没法比,中国 54 个城市的地铁总里程快 1.1 万公里了,新德里那条号称 “亚洲最大” 的地铁线,全长还不到 400 公里,早晚高峰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治理能力的差距在疫情期间暴露得更彻底。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今年 8 月的报道分析,中国能精准封锁疫区同时保障民生,靠的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数字政务平台。 武汉疫情时,社区人员挨家挨户排查,有症状马上隔离,企业很快复工。而印度封锁时,数百万农民工被迫徒步返乡,数十人饿死在路上。新德里智库专家亚米尼・艾亚尔直言:“老百姓不信政府能保障基本生活,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种信任差距,在平时的城市管理中更明显 —— 天津的 “一网通办” 能让企业注册当天完成,新德里办个营业执照得跑六个部门,耗上三个月。 印度媒体转向不是偶然,《India Today》最近大篇幅报道中印在大连、贵阳的 AI 和大数据合作项目,提到班加罗尔企业靠中国技术搞自动驾驶数据分析。 要知道,印度太空经济虽雄心勃勃想占全球 10% 份额,但 95% 的零部件得进口,而中国从卫星制造到发射都能自己搞定。这种产业链差距让印度企业不得不服,毕竟空谈 “印度制造” 不如实打实的技术合作来得实在。 有意思的是,印度网友嘴上不服气,身体却很诚实。社交媒体上,对比天津滨海新区和新德里卫星城的视频火了:一边是干净的街道、智能垃圾桶和无人驾驶巴士,一边是坑洼路面、随处可见的垃圾和牛群。有网友无奈调侃:“我们的‘智慧城市’还停留在 PPT 上,中国已经做成实景剧了。” 这种风向转变,本质是发展现实教育了大家。印度想靠软件业弯道超车,但城市治理跟不上,就像给自行车装跑车引擎。 中国用 “基建狂魔” 速度建地铁、铺 5G,靠数字技术提升效率,这些硬实力让一向嘴硬的印度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差距。 当然,也有人说这只是暂时的,印度媒体变脸比翻书快。但不管怎样,这次集体 “点赞” 说明一个道理:城市治理好不好,老百姓最清楚。 新德里的雾霾、孟买的拥堵、班加罗尔的断电,这些民生痛点逼得印度舆论不得不睁眼看看邻居怎么做的。 毕竟在城市发展的赛道上,口号喊得再响,不如红绿灯准时、地铁不晚点、办事不跑腿来得实在。印度要真能学到点东西,对老百姓来说倒是好事 —— 至于是不是真学,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0 阅读:1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