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康安说历史 2025-09-03 11:33:46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2025 年澳大利亚大选的硝烟还没散尽,阿尔巴尼斯政府就急着对中国企业亮出獠牙。他们放话要收回达尔文港的经营权,甚至不惜动用强制手段。可谁还记得,十年前正是澳大利亚自己把这个港口摆上货架。 2015 年,山东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花了 5.06 亿澳元拿下 99 年租约时,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还拍着胸脯说这是双赢的好买卖。如今港口被经营得有声有色,当初的亏损户变成了盈利香饽饽,澳方反而坐不住了。中国驻澳大使肖千说得直白:“在港口亏损时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时将其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澳大利亚的政策反复得比翻书还快。2022 年阿尔巴尼斯刚上台时,联邦政府经过严格审查,明明得出 “无需改变租约” 的结论,还说监管体系足以应对所谓风险。才过了一年多,这份官方审查报告就成了废纸。 2025 年大选期间,工党和自由党突然集体失忆,争先恐后喊着要 “让港口回到澳大利亚人手中”。这种变脸背后,是《对外关系法》给的底气 —— 这部 2020 年通过的法律,让联邦政府能随意否决地方政府签的协议。 更蹊跷的是,就在澳方放话的同时,有美国背景的私募基金已经蠢蠢欲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保护国家安全,分明是给美国在印太的军事布局腾地方。毕竟按照美澳军力协议,达尔文港早就成了美军在南半球的重要节点。 岚桥集团这十年的心血成了笑话。他们不仅掏钱改造基础设施,还拓展了客户资源,硬生生把这个濒临亏损的港口做成了盈利项目。港口非执行董事特里・奥康纳忍不住吐槽:“我们签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还要运营近 90 年。现在突然说要收走,哪有这样的道理?” 更讽刺的是,所谓 “国家安全风险” 纯属无稽之谈。奥康纳透露,过去十年的安全检查从未发现任何问题。连北领地政府都看不下去,公开指责联邦议员在港口问题上捅了 “政治马蜂窝”,制造了不必要的混乱。 澳大利亚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可靠的投资目的地,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这里的商业合同随时可能变成废纸。 澳方的吃相之难看,在国际上都少见。他们 2022 年刚说过租约没问题,2025 年就翻脸不认账。这种操作不仅寒了中企的心,更让所有外资捏把汗。 要知道,岚桥集团是通过正规竞标拿下的项目,全程符合澳大利亚法律。现在澳方想单方面撕毁合同,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中国外交部早就放话,这可能触发中澳自贸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仲裁条款。 更值得警惕的是,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子。有消息说,一家和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美国资本正等着接盘,这哪是澳大利亚收回港口,分明是换个美国老板继续经营。 澳大利亚一边想从中国赚大钱,一边又怕中国在自家门口有存在感。他们忘了,岚桥集团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实实在在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现在为了讨好美国,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抛到脑后。 这种 “吃饭砸锅” 的操作,比菲律宾的 “保护论” 还要荒唐。美国在全球抢港口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从巴拿马运河到香港港口都想插手,澳大利亚心甘情愿当马前卒,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中国企业不是软柿子,更不会任人拿捏。达尔文港从亏损到盈利的蜕变,离不开中企的投入和管理。现在澳方想强行摘果子,就得承担后果。 国际投资讲究的是公平和信誉,不是靠政治操弄就能为所欲为。澳大利亚要是真敢迈出强制征收这一步,丢的不仅是达尔文港的经营权,更是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脸面。 要知道,信任这东西就像玻璃,碎了就再也粘不回去。澳大利亚今天能对中国企业撕毁合同,明天就能对其他国家故技重施。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变成国际投资界的孤家寡人。

0 阅读:3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