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秦妇吟》为何失传千年?细节太辣眼,杜甫也不敢这样写。美女真的能在战乱中侥幸活下来吗?一部失传千年后重现人间的巨作《秦妇吟》给出了答案,其中的故事令人叹息。 其实,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已经基本上是“有出气没进气”了。 875年,一个叫黄巢的“私盐贩子”举起了反唐的大旗。5年后,他带兵攻到长安。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官军会轻而易举地打败黄巢的叛军,但谁知后来皇帝居然带着亲兵连夜跑路,叛军也一路打进了城,在这样的情况下城里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有许多女子在这个过程中惨遭叛军玷污,也有人不愿意屈从叛军而选择自尽,慌乱之中的百姓不得不爬上房梁来躲避刀兵,但这一切终究都是徒劳的。 整个长安都已经变成了叛军的地盘,普通人的下场比家中的牲口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求生存,《秦妇吟》中的女主角只得委身于黄巢的叛军,虽然她和那些同样委身于叛军的女性得以暂时存活,城里到处都是散发着恶臭的死尸,叛军为了掠夺金银细软甚至还打开了皇帝的私人仓库。 后来,官军又和叛军爆发了几场大战,长安城内也发生了饥荒。在这样的情况下,叛军居然开始以人肉充饥,这可吓坏了那些在叛军军营内生活的女子。 而且,此时战火已经波及到了长安郊外的一些地区,生活在那里的农民也几乎破产,到处都充斥着一种末日般的景象 最后,诗中的女主人公。只得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哀叹。但这其实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唐末无数普通百姓的悲剧。 更讽刺的是,在黄巢的叛军被剿灭之后,那些曾经为了生存不得不委身于叛军的女子还受到了朝廷官员的指责。 那些曾经在叛军的刀枪面前慌乱而逃的王公贵族最终却将清算的矛头对准了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 《秦妇吟》借妇人之口将战乱之中的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向后人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是美女也很难在战乱当中存活下来。 或许,她们可以靠着委身于某一方的军队获得暂时的平静生活,但是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世界里,这些人根本没有力量反抗外部的侵犯和暴力。 稍有不慎,她们不仅会遭到军队的侵犯,甚至还有可能沦为他人的口中之食。 这种惨烈的图景比杜甫笔下的悲剧更加令人心碎和窒息。就连韦庄自己也觉得这首诗实在太露骨,后来也就禁止别人提这首诗。 直到后来,人们在敦煌的石窟中才找到了《秦妇吟》的文本。血淋淋的历史终究不会被埋没,当人们看到了《秦妇吟》的内容后,都为诗中的女人们捏了一把汗。 到了今天,《秦妇吟》依旧是许多学界人士研究唐末大乱历史的珍贵资料。 事实证明,乱世之中的百姓犹如风中的稻草,没有人能够主导自己的命运,唯有太平盛世才能给百姓创造活下去的希望。 参考资料: 《的被隐藏与被发现》
晒下你的书法刘禹锡《陋室铭》晒下你的书法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