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浴火荣光》过程中,搜索信息,了解到以下数据: 闽西苏区人口最多时,也不过百

肆点和肆点 2025-09-03 01:31:53

在写《浴火荣光》过程中,搜索信息,了解到以下数据: 闽西苏区人口最多时,也不过百万人口,参加红军的就有10万; 中央红军长征时,8万 6000人,福建籍人数有近3万,主要为闽西籍; 抵达陕北的中央红军约6000人,福建籍的人数约2000人; 长征中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 作为一个福建人,关于这段历史比不少福建人算多关注一些了,但对于这些数字,确实是第一次了解:之前,从未认识到,在土地革命时期,福建,福建人民,特别是闽西人民,曾经做出过如此艰辛的奋斗与牺牲。 如果说要给自己找个理由的话,大概,也是信了网上总结的:福建,兵家不争之地。 兵家不争之地,这一听,福建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偏安一隅的安居乐业之地。 如今细想起来,与其说福建是个兵家不争之地,不如说福建在历史上,于大局而言,很长时间都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百年:休养生息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的四路大军灭了闽越国,觉得东越多险阻之地,闽越强悍,屡次反复无常,于是把闽越(福建)人口尽数迁往江淮地区; 汉武帝这一手“坚壁清野”,福建人丁凋零,拥有第一郡、第一州、第一府的建瓯,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汉献帝年号“建安”为县名,才正式设县,300年,过去了。 开闽三王:偏安一隅 福建人的族谱,几乎都会溯源到河南,原因在于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是唐末(885年)河南固始人,他们带着5000的农民起义队伍,过江西南昌、赣州,进入福建,连陷长汀、漳州等地,893年攻克福州,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保持福建相对稳定的同时,还吸纳了由于战乱,从北方大量迁移而来的人口,大大促进了福建各方面的发展,而这迁移来的人口,不用说,河南肯定是最大的。 衣冠南渡:鼎盛之时

0 阅读:1
肆点和肆点

肆点和肆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