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东县原县长刘冰在入狱前一天,陈行甲问他:“为什么这么恨我?”刘冰咬牙切齿地说:“因为你不会做官!这样当官是当不久的。”果不其然,第二年,陈行甲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选择裸辞,而辞职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不已…… 陈行甲出生在1971年的湖北兴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知道读书改变命运。他先在湖北大学念数学本科,后来考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毕业后一步步在政府部门干起,积累了不少基层经验。2011年,组织上把他派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当县委书记。这地方在长江三峡库区,山多路险,贫困人口有17万多,脱贫任务重得像座大山压着。陈行甲一上任,就得面对这些难题,还得处理当地行政体系里的一些不规范问题。 巴东当时的社会生态挺复杂的,公共资源分配有时不透明。比如,有个乡镇公路项目,预算300万元,结果中标企业只拿到180万元,剩下的钱被层层扣留:部门负责人拿40万,副职分30万,协调人抽20万,连验收人员都要10万。这种事让陈行甲意识到,必须从严治理,才能让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他开始加强审计和监督,推动项目规范运行。 原县长刘冰呢,在巴东官场混了十几年,早就有自己的势力圈子。他本以为能接县委书记的班,结果陈行甲空降而来,自然心里不平衡。在工作中,刘冰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同意的事拖着不办,搞小动作阻挠。陈行甲坚持原则,继续深入调查县里的腐败案子。 2013年,有开发商想拿县城一块好地皮,先在茶叶盒里塞了价值8万元的黄金给刘冰,刘冰收了还装傻,后来又加一块劳力士手表,他才签字批地。还有一次,长江发大水,灾区村庄损毁,镇领导申请救灾款,刘冰卡了三个月不放。镇负责人最后塞了2万元现金,第二天钱就到账了。刘冰的司机后来自首,说刘冰让他熔掉3公斤黄金工艺品,这些东西本该上缴,却被私吞。 陈行甲推动调查,这些事一层层挖出来,牵扯出不少人。调查中,他接到威胁电话,个人信息泄露,有人出百万重金买凶,公安局得为他的车做防爆检查。一次上坟时,他还遭人袭击,导致两根肋骨和四根手指骨折。尽管这样,他没退缩,继续工作。他的妻子担心得不行,但陈行甲还是咬牙坚持。 2015年,刘冰落马前一天,陈行甲去见他,问为什么这么恨。刘冰咬牙说,因为你不会做官,这样当不了多久。果然,刘冰入狱后,这案子牵出87名干部和商人,包括县处级官员。巴东贫困发生率从39%降到15%,当地风气大变。 上级对陈行甲的态度也不全支持。他汇报工作时,多次约见不上,好不容易见了,对方还说,你只是县委书记,我是州委书记,见你一次是给你面子。2015年,陈行甲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但第二年,他就选择裸辞。真相是,长期的反腐压力太大,地方势力报复,上级冷遇,让他觉得难以继续。辞职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到个人和地方长远发展。 辞职后,陈行甲没闲着,去了深圳,2017年创办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当理事长。基金会专注儿童大病救助和社会创新,获评5A级。项目有联爱工程,帮助白血病孩子;传薪计划,关怀抗疫牺牲英雄子女;知更鸟计划,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有梦想行动和乡村中医。这些年,他见过父亲为7岁白血病孩子借不到钱绝望撞墙,也见过老人为孙子治病想自杀。这些事让他更坚定,要建透明平台,让因病致贫在现代中国消失。 为筹钱,陈行甲写了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豆瓣评分9.5,销售款全捐公益。书里讲童年、家庭、从政经历,反腐细节读起来荡气回肠。2023年,他又出《别离歌》,继续推动公益。基金会月捐项目从2023年5月起步,到2024年3月,月捐人超14000,筹款370多万。这速度在公益圈算顶尖,靠的是透明管理和陈行甲的影响力。 陈行甲的经历告诉我们,反腐不是儿戏,得有铁腕和担当。他在巴东五年,坏了些人利益,但换来百姓实惠。辞职转公益,不是逃避,而是换条路继续为民服务。这在我们党内调性里,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他这样,45岁弃官从善,体现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公益之路也难,但通过创新,能帮更多脆弱群体。
国民党突然来了个惊天大反转!很多人都以为罗智强是马英九派出来狙击郑丽文的“杀手”
【17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