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大使谢锋8月31日发文说:“很高兴欢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于8月27日至29日访问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等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双边经贸关系、落实中美经贸磋商共识等问题。访问期间,李成钢还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以及部分美国企业代表举行会谈交流。” 就在这几天,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低调现身美国首都,别小看这次行程,虽然新闻稿写得四平八稳,说什么“交换意见”、“讨论经贸”,但嗅觉灵敏的人已经闻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现在可是2025年,特朗普正坐在白宫办公室里,他这几年一手关税大棒、一手制裁清单的风格大家早就见识过了。 而这次,中方代表不仅见了美国财政部、商务部,还专门跑去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谈了,这几个部门,哪一个不是对华经贸政策中的“硬骨头”? 有意思的是,消息是由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亲自发文披露的,这种由大使“官宣”副部长级会谈的做法,在外交惯例中并不常见。 换句话说,中方似乎在用一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刻意突出的方式,向外界释放信号,我们在谈,而且谈得并不简单。 很多人可能还没忘记2018年到2024年间,中美那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摩擦。 从互相加征关税到科技封锁,从投资限制到出口管制,两国经济像是被硬生生扯出裂痕,而最近半年,气氛却有些微妙变化。 虽然媒体上不见大幅报道,但如果你留意海关数据、企业动态和双边接触频率,不难发现一些迹象。 比如,美国某些农产品对华出口量在回升,中国制造的部分日用消费品重新获得关税豁免,这些风吹草动,可能正是为更大范围的破冰做准备。 而李成钢这次去华盛顿,极可能带着一个关键议题,推动美方取消那2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不是什么凭空猜测,包括“凤凰网”、“澎湃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近期都分析指出,中方已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这一关税政策的关切。 如今派人直接上门谈,显然是希望把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不过,我们也得清醒,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基调并未发生根本逆转,他们依然强调“公平贸易”、“美国优先”,仍在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着戒备姿态。 所以,指望一次会谈就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 但微妙之处就在这,双方都没有关上对话的大门,李成钢不仅见了美国政府官员,还特意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和企业代表交流。 这意味着中方正在同步做美国商界的工作,要知道,在美国政治中,商业领袖的声音往往是政策调整的重要推手。 有人说,经贸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现在这块石头本身也在晃。 我们能期待的不是一夜转圜,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双方都在试探,都在计算,也都在寻找台阶。 回头看,从经贸摩擦爆发至今已有七年,这七年里,全球供应链重组了,国际政治洗牌了,两个大国也都学了新的一课,完全脱钩根本不现实,但无序竞争代价又太大。 所以,如今再看这种高层经贸互动,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性的贸易谈判,它更像是一场大国关系的压力测试。 我们不妨谨慎乐观,谈,总比不谈好,见面,总比隔空喊话强。 这个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如果多几条沟通的渠道、多几分务实的默契,对全球市场来说都是个安慰。 接下来就看美方怎么接招了,是继续扛着关税大棒不放?还是顺势调整策略、寻求新的平衡?2025年的这个秋天,或许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有看头。 信息来源: 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 中方将要求取消20%惩罚性关税 刘和平:或成为中美贸易战的重要转折点 2025-08-29 22:35·新浪财经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8月31日发文说:“很高兴欢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
老阿七说史
2025-09-02 11:34: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