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九三阅兵这一环节取消,原因让人暖心 九三阅兵的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当受阅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时,观礼台上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挺拔的身影上。 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年少了一个熟悉的方阵 —— 抗战老兵方队。 这个变化,让不少人心里泛起了嘀咕。 但当背后的缘由慢慢清晰,更多的是涌上心头的暖意。 时间倒回 2015 年,那次阅兵,那时他们平均九十岁,最年长的已经过百,每一个敬礼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当年还能挺直腰杆敬礼的老兵,如今大多已是百岁高龄,身体早已经不起折腾。 百岁老人的身体有多脆弱,看看生活中的例子就知道。 去年北方某省举办抗战纪念活动,一位九十六岁的老兵坚持要到现场,可仪式刚进行到一半,就因体力不支被家人送回了家,最后只能通过电视看完剩下的部分。 现在的阅兵训练,强度更是超出想象。 北斗定位精准控制着每一步的距离,智能系统实时纠正着每一个动作,年轻的士兵们都得拼尽全力才能跟上节奏。 这样的强度,对于百岁老兵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更何况,很多老兵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三成以上常年需要卧床休息。 曾经有老兵为了能在阅兵时展现出好状态,提前半个月就在家练习,身边时刻得有医护人员陪伴,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如果执意保留老兵方队,光是出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与 “不扰民” 的筹备原则显然不符。 于是,让老兵们坐在观礼台上,以观众的身份见证这一盛典,成了更合适的选择。 这样的安排,既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感受现场的氛围,又不失对他们的尊崇,还能亲眼看看国家如今的强大。 国外有一个老兵纪念活动也有过类似的调整,原本计划的大型游行最终改成了小型茶话会,老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过往的经历,反而让大家对历史的记忆更加深刻。 今年的阅兵现场,虽然没有了老兵方队,但当《保卫黄河》的旋律响起,人们还是会瞬间被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浙江的 “老兵数字记忆馆” 利用 VR 技术,让老兵们足不出户就能 “重返” 当年战斗过的战场。 上海的志愿者们带着设备走访老兵,将他们口中的抗战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存入国家档案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阅兵还邀请了国民党抗日老兵前来观礼。 要知道,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斗,当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也做出了不少牺牲,这些都不应该被遗忘。 老兵们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军校学员眼中的坚定、新兵脸上的执着、普通人在工作中的拼搏,都延续着他们当年那股不屈不挠的劲头。 有位老兵曾经说过,看到国家现在的飞机大炮这么厉害,比获得任何勋章都更让他激动。 确实,如今的盛世正如他们当年所愿,这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取消老兵方队,绝不是不重视他们,恰恰是因为重视,才不想让他们承受这份辛苦。 国家发展到今天,做事越来越有人情味,这份务实和体贴,在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怎样,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老兵,永远会被人们铭记在心。 这次九三阅兵,即便没有老兵方队,人们心中的敬意和感动,也丝毫不会减少。 对于这项安排,有网友表示,刚开始听说取消老兵方队还挺失落,后来想通了 —— 百岁老人哪能遭那罪?坐着观礼才是真关怀。” 还有的网友表示,2015 年他们敬礼的样子刻在心里,十年过去真的老了,这份体贴比啥都强。 也有的网友认为,邀请国民党老兵太对了!抗战是全民族的事,台湾当局别再乱扯。 难道最后,你们怎么看待这项安排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ZTL-11轮式突击炮:中型合成旅的“快速攻坚利刃”在现代地面作战中,部队对“快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