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太正经的观点,这次阅兵值得大家观看,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发烧友,对商业市场,垂直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也非常值得关注,他的意义可能比大家想的要大。
因为对于一个有志在时代中做一点东西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自己处于哪个时代节点。
比如前两天美俄会面,许多人开始翻历史书翻三国,研究三分天下互相制衡的故事。这个思路其实非常对,但还不够精准,因为当前最值得我们参考的可能不是三国鼎立的那段历史,而是最开始的部分,也就是黄巾之乱前的历史走向。
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汉末时期,镇压黄巾军的皇埔嵩才是理论上最可能缔造霸业的人,曹操刘备他们早年理论上都是他的部下。坐拥如此威望如此功劳,还掌握最重要的军权,为什么他没有成就事业,甚至后面群雄并起的时代,他直接人没了呢?
后来我明白了,当局者往往难以评估时代进程。
在皇埔嵩的视角里,大汉已经平稳运行了几百年,虽然中间出现过不少问题,但都维持下来了,眼前的问题相比过去,似乎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也就是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汉人”。他的年少时代,成长岁月,人生经历,都是基于大汉这个大一统时代建立的,在他的视角里,他根本无法想象接下来会是一个新时代。
他已经习惯了大汉的世界,那是一个所有人都向往汉故征西将军的世界。他很难,也不太可能去思考,天子礼仪视若无物,各路州牧围绕自己宗族部曲拉起队伍自立为王的世界。
在他的视野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前时代大汉的主题,对吧。
所以在他最有实力的时候,他毫无作为,也没有做对应准备,镇压完黄巾起义就直接交兵权走人了,他甚至没有安插部下。
而且,最绝的是什么呢,别人能说不懂,但皇埔嵩不能,他是带队镇压黄巾起义,亲手和黄巾军交战的人,所以他对当时的时代问题,社会矛盾,一定是有明确而直观的感知的,别人可能看不到,他不可能看不到。
这么一个直面黄巾军,亲临一线了解过社会矛盾的人,居然没有认识到汉末的系统性危机,对于接下来的乱局也没有准备~完美错过了自己的时运。
他什么都看到,但他就是没有把眼前的问题和时代变局联系起来。
有人可能好奇了,三国我懂,但这个案例和我们今天有什么联系呢?
当年我们课本上有一句话叫“和平与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往往会决定当前时代最有利的产业。
比如和平发展意味着城市化进程,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在需求见顶前都会大涨,全球化也意味着外贸发展,甚至还决定了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比如对抗加剧,互联网可能就会出现两个割裂市场,欧美市场一个平台,中国市场一个平台,如果你走的是自研路线,那么你会有利好,而如果你大量依赖全球产业链,那么可能容易被卡脖子。
时代主题会影响当前商业市场的最优解。
而当今的问题,恰恰就是,大家都摸不准,当前时代是否是全球化时代的结束年代。
他是一个普通的金融危机,过两年大家就又继续做生意做外贸了,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全球化结束的局面?
比如很多人说特朗普卖盟友不好,有没有可能,接下来的时代,没有什么盟友,或者盟友都要重新定义?
在我们普通人视角呢,对抗加剧,意味着很多赛道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国产化需求,并且是从上游蔓延到下游的。
他直接决定了,你得把天赋点在自研上面,还是努力研究出海抢夺国际市场。
许多人说高筑墙广积粮,话是没错,但你得明白,这道题最难的其实并不是筑墙积粮,而是判断什么时候该筑墙,什么时候该积粮,当前是该筑墙还是积粮还是一波打出去,这是真的技术活,是真真正正考验你对于时代机遇把握的。
这次阅兵的意义就在于,既代表了我们技术的变革,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我们对于当下的理解。甚至阅兵之后欧美的反应,都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信息,
他可能会直接决定接下来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