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是中国人的智慧。历史上,有很多家族甚至会专门规定划分某些特殊田产为

周周史海泛舟 2025-09-01 21:30:22

“耕读传家”,是中国人的智慧。历史上,有很多家族甚至会专门规定划分某些特殊田产为永远不能卖的“族田”。 族田每年的收益会以一种固定工资的形式分发到各宗族成员手中,在祭祖、赶考等专门事项上还会有家族补贴。 为了保证族田的可持续发展,祖训会专门规定:族田永不可交易!即便是族长或宗主,敢动这块地的也以大不孝论处,族人可诛之! 这种族田的补贴,不会让族人享受锦衣玉食,但却能够让每个族人都得到最基本的衣食条件,能够在家训的教导下进行正常的习武修文,然后通过一代代的大基数筛选,祈求宗族中每一代都会出大才或者出进士。 北宋名臣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田”堪称族田典范。范仲淹出身贫寒,深知族人互助的重要。1050年,他官居高位后,毅然用俸禄在苏州购置了千亩良田作为“义田”,立下铁规:此田永不得变卖,收益必须用于周济全族。 义田的运作极为周密。它首先保障族人基本生存,每日发粮一升,每年发绢一匹。更重要的是,它全力支持族人完成人生大事:嫁女资助50贯,再嫁30贯;娶妻30贯,再娶15贯;遇有丧事,也按类似标准补助,连幼童丧葬也有10贯支持。 这有效防止了族人因贫穷而无法婚嫁或体面安葬。规则也充满智慧:失业在家的族人可获接济,但一旦有人出仕为官则停发,优先照顾“亲近而贫穷、疏远却贤德”者,既维护公平,又激励族人进取。 范仲淹为此倾尽所有,去世时甚至无钱办丧事,但其精神感召后人。子孙严守遗训,使义田运转百余年,成为家族凝聚的基石。范氏义田以其规模、完善的制度和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效仿的楷模,完美诠释了“耕”以养族、“读”以兴族的传家智慧。

0 阅读:39
周周史海泛舟

周周史海泛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