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金庸去杭州阿里总部参观,此时阿里创始人递上一本小说让金庸签名,结果老先生连连摆手:“不签!不签!”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生在浙江海宁一个书香门第,家里藏书多,从小就泡在文史书堆里。海宁出过王国维、徐志摩这样的人物,王国维的弟弟还教过他。中学时他写文章怼训导主任被退学,转去衢州中学念完书。二战期间进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后转苏州东吴大学法学院。1948年去香港,当记者、翻译、编辑。1955年用金庸笔名连载《书剑恩仇录》,后来写出《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一堆武侠小说,混历史和侠义,华人圈子人人爱看。他还办明报,当老板,拿剑桥大学哲学博士。金庸的作品不光娱乐,还带点人生道理,影响了好几代人。 马云祖籍嵊州谷来镇,家境普通,小时候爱看书,尤其武侠,对金庸小说上瘾。高中三次高考,前两次数学分低,第三次才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后教英语,在杭州电子工学院骑自行车上下班。1995年去美国接触互联网,回国辞职办中国黄页,做网上商业信息。1999年在公寓和伙伴创阿里巴巴,初期挤小屋子聊电商。马云把金庸元素融进公司,花名文化就是例子,他自己叫风清扬,《笑傲江湖》里的剑术高手。高管张勇叫逍遥子,董本洪叫张无忌。办公室叫桃花岛,研究院叫达摩院,这些不光好玩,还体现侠义精神,像团队合作、诚信啥的。阿里巴巴早期员工大多金庸迷,这文化帮公司凝聚力强。 两人背景不同,金庸从文人变作家,马云从老师变商人,但武侠连起他们。金庸小说里的江湖规矩,影响马云建公司,像阿里价值观里讲的客户第一、团队合作,跟小说中侠客帮派类似。马云说创业时十八罗汉十六七个爱金庸书,小说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激发他做电商梦。 2000年事件是两人交集起点。马云请金庸参观阿里总部,拿书求签名,金庸一看拒绝,因为书是盗版。马云买书时没注意,尴尬了。金庸坚持原则,不在盗版上签,但为不扫兴,在白纸上签名留念。这事显出金庸底线严,对知识产权重视。马云作为粉丝,自称金庸迷却没辨真伪,事后更惭愧。事件没破坏关系,反而加深了解。阿里那时小公司,马云借此学到正版重要,后来公司强调诚信,跟这事有关。 事件后,马云办西湖论剑,邀金庸主持,地点杭州西湖边,参与者有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互联网大佬,聊行业前景。这论坛帮阿里扬名,办几届后成行业盛会。 2004年金庸为淘宝题词“宝可不淘,信不能弃”,强调诚信,阿里挂墙上影响公司文化。马云想演金庸剧,自荐《笑傲江湖》风清扬,被导演张纪中拒,选于承惠演。马云没灰心,2017年拍《攻守道》,邀李连杰、甄子丹,圆武侠梦。阿里成长成全球电商大企,马云2019年退休,交给张勇打理,转做公益教育。金庸继续写作公益,2018年逝世香港,94岁。马云悼念,说若无金庸不知是否有阿里。 金庸作品流传,马云商业实践传承精神,两人故事成文化商业结合例子。
2000年,金庸去杭州阿里总部参观,此时阿里创始人递上一本小说让金庸签名,结果老
青山绿水留长江
2025-09-01 19:10:00
0
阅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