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那天,小和尚坐在寺庙的院子里读经。
师父路过。
小和尚问,师父,我常听人说,女人这一生,不管结不结婚,都要守住两张底牌。可底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两张?
师父笑了笑,慢慢说:
世人总喜欢把人生当成一场牌局,摸到什么牌,似乎就注定要过什么人生。但其实,真正的高手,不是靠摸到好牌,而是清楚自己手里始终握着哪两张,从来没人能拿走的那两张。
第一张牌叫:“我值得”。
不是别人觉得你配,是你自己知道“我本来就配”。
不只是“觉得”配。
是打从心底相信:不管别人爱不爱我、认不认可我,我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被好好对待。
这不是自信,这是本分。
以前有个姑娘叫阿念。她从小就听话,读书用功,工作认真,结婚也选了个大家都说“靠谱”的人。
她做了十年好妻子、好妈妈、好员工。每天睁眼就是家务、孩子、报表、会议……她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却总觉得心里某个地方空了一块。
有一天,她照镜子,突然发现,她不认识自己了。
那个喜欢画画、梦想开个人展的女孩,那个能一句话逗笑全场、敢素颜爬山大声唱歌的少女,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个眉头总皱着、笑容都挤得勉强的“成熟女人”?
她一直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再多做一点,就能换来别人的满意和爱。
可她换来的是:丈夫的冷漠、孩子的抱怨、上司的“还能更好一点”。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哭,没出声,眼泪一直流。
她突然想起大学时读过一句话:
“当一个人找不到意义的时候,不是生命没有了意义,而是他忘了自己才是那个赋予意义的人。”
她问自己:“我这么拼命,到底是在证明什么?如果我一直不值得,那这些付出又算什么?”
那一刻她明白了:她一直在等别人发“值得”认证卡给她,等丈夫夸、等孩子谢、等上司赞。可她从没自己给自己盖过章。
从那天起,她做了几件“小事情”:
她每天留半小时给自己,什么也不做,就发呆、喝茶、看云;她重新拿起笔画画,不管画得好不好,画了就开心;她开始说“不”。不想去的饭局不去,不想帮的忙不硬帮。
奇怪的是,她越“自私”,身边人反而越尊重她。
丈夫开始主动洗碗,孩子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上司不再随便塞杂事给她。
她后来跟朋友说:
“原来‘我值得’不是一场胜利后的奖赏,而是你走上战场前就自带的光。”
第二张牌叫: “我能走”。
不是随时准备离开,而是我知道“我有地方可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