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号召农业学大寨,主要学什么?学的是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为国分忧的勇气和胆识。 大寨人用这种精神来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又继续努力创造更高的产量,进而为国家做更大贡献。大寨人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说过:“我们自己能走的路,就不用别人扶,集体有力量救灾,就不要躺在国家身上,自己能办到的事就自己去办,不依赖国家就是支持了国家,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 多么感人的话语,大寨,这个农业战线上的东方明珠,在当时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在陈永贵书记的带领下,为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自救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是可喜可贺值得赞美的。 在那个以“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年代,陈永贵的实干精神也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肯定。毛主席称他为“新中国少有的农业专家”,他的职务也逐渐得到晋升。 1967年后,担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69年4,在党的第九大上被选为九届中央委员,1973年8月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农业工作。 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粉碎四人帮以后,有人却质疑大寨精神。说什么农村大修“人造平原”的做法不科学,是劳民伤财的做法。并且,还拿陈永贵担任昔阳县领导期,对昔阳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事故大做文章进行批判。 这不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而陈永贵副总理怒驳道:“农民不种地、不修田,那吃什么呢?你懂农民么?”。 陈永贵副总理是毛主席树立起来的农业战线的典型,把他选为副总理负责农业农村工作,有着时代的意义。但在毛主席逝世和华国锋主席主政后,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和两个凡是的错误定论,陈永贵对华国锋主席的支持也遭到排挤和反对。 于是,就有了对学大寨精神的质疑,几经反复周折的争论之后,陈永贵同华国锋、汪东兴等几位党政领导无奈地先后选择辞职,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1986年3月陈永贵副总理因病 在北京逝世。陈永贵副总理离开了我们,但大寨依然存在,大寨精神依然闪烁着光芒。周总理曾经说过:“大寨精神是艰苦奋斗,是自力更生,是爱国家爱集体。”陈永贵副总理开创的大寨精神,曾引领一个时代,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1978年,党的十届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时至今日,四十多年过去了,大寨也像全国的农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依然走在了农业农村发展药前头。 现在的大寨村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到旅游业的转型,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大寨和大寨人、大寨精神,成了人们心中抹不掉的一座历史丰碑,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1982年的一天,已辞去领导职务的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找到国家副主席李先念,发
【21评论】【16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