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国补”落地全面覆盖七大消费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46:35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刘倩雯

“想买车却担心利息?想装修却预算紧绷?”从9月1日起,这些顾虑将迎刃而解。财政部、央行等部门联合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上线,贷款利息部分由国家财政“买单”,单户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优惠。这项被形象称为消费贷领域的“国补”,不仅为居民消费减负,也将撬动更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流入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提振信心的重要举措。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半年,随着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叠加发力,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激发。

单笔5万以内均能享受贴息

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最大亮点,就是范围广、门槛低。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大额支出,都被纳入财政贴息的“朋友圈”。

日常消费中,单笔金额5万元以下的小额消费,如购置家电、添置家具、节日礼品等,均可获得财政贴息支持。这意味着大众生活中的常见支出,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惠。

对于单笔金额5万元及以上的大额消费,政策聚焦于七大消费场景: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无论是买车代步,还是给家里装修升级;无论是孩子的教育培训,还是老人的医疗康养,都涵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贴息额度虽然覆盖大额消费,但“最高只认5万元”。换句话说,即便贷款买车金额达到20万元,贴息也仅按照5万元的基数来计算,合理控制了补贴力度。

渠道丰富,经办机构覆盖面广。既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国有大行“压阵”,也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补位”,同时还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等5家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者无论选择传统银行,还是更熟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能便捷获得贷款与贴息支持。

财政部金融司表示,核心要求是“真实消费”,只要贷款资金用于实际消费,且通过经办机构识别到交易信息,即可获得贴息支持。这既保障了资金流向的合规性,也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到消费者身上。

“躺享补贴”精准“减负”

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领域信贷供给。截至6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全国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2.8万亿元。

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到底能省多少钱”。对此,政策给出了明晰的标准。

贴息比例固定,财政补贴年利率为1个百分点,但设有“温柔限制”——贴息不得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例如,贷款利率为4%,则可享受1个百分点贴息;若利率仅为1.8%,则最多贴息0.9个百分点,避免出现补贴倒挂。

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按照9:1比例共同承担。中央“出大头”,地方积极配合,体现了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共推消费回暖的决心。

此外,个人上限设置。在同一家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累计贴息金额不超过3000元。对应的贷款规模大约为30万元。换句话说,即便消费者通过多笔贷款叠加消费,财政补贴也会“封顶”,既惠及广泛人群,又有效控制财政支出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政策的一大创新在于“零材料、零跑腿”。借款人只需授权银行识别账户交易信息,剩下的全由系统自动处理。银行在计息时会直接扣减贴息部分,消费者只需通过短信或手机银行App即可查询省下的金额。全过程无需额外申请,也不用多次跑网点,真正做到了“躺享补贴”。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关键在于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实惠”。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将全程监督,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被套取或挪用。

视觉中国图

0 阅读:5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