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重大转折点,俄军穿插突击,本来想着给乌军包饺子。结果,突进太猛,俄军突击队

盖说社会 2025-08-31 22:47:21

红军城重大转折点,俄军穿插突击,本来想着给乌军包饺子。结果,突进太猛,俄军突击队变成了饺子馅!   2025 年 8 月的顿巴斯战场,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战役会是俄军碾压式的胜利。   毕竟此前一周,俄军刚在哈尔科夫方向撕开乌军防线,士气正盛的敢死队更是放出狠话,要在 48 小时内,拿下红军城这个交通枢纽。   而战役打响的头一天,俄军确实没让人失望。敢死队搭乘 BMP-2 步兵战车,沿着林间小道穿插,24 小时里硬生生推进 10 公里,直接撞进乌军防线纵深。   负责防守红军城外围的,乌军第 155 法械旅和第 68 特种兵突击旅,根本没料到俄军会来得这么快,前沿哨所被逐个端掉,士兵们甚至来不及带走重武器,就沿着 M30 公路仓皇撤退。   俄军趁势从两个方向包抄:北路部队沿着普希金街推进,沿街清剿乌军残留据点;南路部队则顺着 M30 公路追击,很快就和北路形成钳形攻势,眼看就要把乌军残部困在红军城核心区,“包饺子” 的架势已经摆得明明白白。   可谁都没料到,俄军的推进速度会快到 “失控”。   担任主攻的第 132 摩托化步兵旅,三天里一口气推进 20 公里,前锋部队的坦克,甚至已经能看到红军城中心的水塔,可负责运送弹药和给养的后勤车队,却还在后面的泥泞路上挣扎。   当时顿巴斯地区刚下过雨,乡间小路全是烂泥,卡车陷在里面动弹不得,只能靠装甲车拖拽。   更要命的是,乌军撤退时破坏了沿途的桥梁,后勤车队不得不绕行,一来二去就和前线拉开了 15 公里的距离。   一下子,前线的俄军突击队这下慌了神。坦克手们发现,每辆 T-72 坦克的主炮弹药,只剩不到 10 发,机枪子弹也快见底;步兵的单兵口粮早就吃完,只能靠压缩饼干充饥,连喝口水都得找路边的积水坑。   有俄军士兵在对讲机里抱怨:“我们就像没娘的孩子,冲得再快也没人送补给。” 可指挥官却还在催着进攻,毕竟再往前一步就能拿下红军城,谁也不想在最后关头掉链子。   就是这个 “再往前一步” 的念头,把俄军推进了深渊。   乌军第 155 旅撤退时并没走远,旅长看着地图上俄军拉得越来越长的战线,突然意识到反击的机会来了。   他立刻调派两个机械化营,绕到俄军前锋部队的侧翼,同时让工兵在俄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埋下反坦克地雷。   一切准备就绪后,乌军先是用无人机炸掉了俄军前锋的通讯车,让这支突进最快的小队和后方失去联系,接着从两侧发起猛攻。   被包围的俄军小队只有不到 300 人,还带着 12 辆坦克和 8 辆步兵战车,可没了弹药和油料,这些重装备全成了摆设。   坦克手们想突围,却发现四周全是乌军的反坦克导弹小组,刚开出没几百米,就有 3 辆坦克被击中履带,瘫在原地动弹不得。   步兵下车反击,却连像样的掩体都没有,只能在田野里暴露着挨打。   这场反包围战打了整整一天,等到俄军后续部队突破乌军阻拦赶到时,被围的小队已经只剩不到 50 人,12 辆坦克全成了燃烧的废铁。   原本计划 “包饺子” 的俄军,反倒让自己的突击队成了,乌军嘴里的 “饺子馅”。   更严重的是,经此一败,俄军原本的进攻节奏被彻底打乱,不仅没能拿下红军城,还丢失了此前占领的多个据点,不得不退回到初始防线重新部署。   事后分析这场战役,俄军的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太急于求成,只想着快速推进,却忽略了后勤补给这个 “生命线”。   要知道,摩托化部队的推进速度,本就该和后勤能力匹配,可第 132 旅为了抢功,硬是把后勤甩在身后,这不等于把自己的软肋露给敌人吗?   而乌军则抓住了俄军的致命漏洞,用灵活的战术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不仅保住了红军城,还提振了整个战线的士气。   红军城战役也成了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俄军调整了战术,不再盲目追求推进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后勤保障和各部队协同;乌军则趁机加强了防线建设,在关键路段设置更多防御工事,让俄军再难有大规模穿插的机会。   这场战役也给所有军队提了个醒:战场上的胜利,从来不是只靠猛冲猛打,而是后勤、战术、协同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原本的胜局彻底反转。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