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不来中国参加阅兵,却跑去日本受勋,被日本授予旭日大绶章,表彰李显龙为日新关系做出的贡献。 李显龙的军旅生涯让他懂了纪律和执行力,但政治路更考验平衡。1984年进国会后,他很快就适应了,从政务部长干起,处理贸工部的事,常常开会到深夜。1986年升代理部长,1987年正式部长,还管国防第二部长。1990年副总理时,负责经济金融,癌症诊断出来后还坚持化疗工作,缓解后继续上岗。总理任上,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推出刺激方案,稳住就业和增长。数字化转型是他重点,建智能国家,推电子支付和数据中心。 新冠疫情时,他带头戴口罩讲话,协调疫苗采购,控制传播。外交上,他总强调新加坡小国定位,要和各方搞好关系,对中美都拉拢,不偏不倚。卸任前,他还处理南中国海争端,呼吁和平对话。家庭背景对他影响大,李光耀那一代经历过日占时期,李光耀1942年被日军抓,脸上打肿,押集中营途中逃掉,后来学日语在宣传机构干转录新闻维持生计。这段历史复杂,李家对日本的态度总让人议论,但李显龙继承了务实作风,专注经济合作,不纠缠过去。 现在说说这事的核心,新加坡派副总理去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李显龙自己不去,却在8月25日飞东京领旭日大绶章。这勋章是日本最高荣誉之一,表彰他对日新关系贡献,主要是推动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石破茂首相亲自授奖,仪式在首相官邸举行,李显龙接过勋章,强调两国伙伴关系,敦促继续合作促进区域繁荣。日本政府公告说,李显龙几十年努力加强双边纽带,值得肯定。新加坡媒体报道,这反映了两国长久合作,从经济协议到投资项目。 同期,中国阅兵规模大,邀请多国领导人,展示军力维护和平,但新加坡选择低调,只派副手出席。为什么?新加坡外交总爱避开敏感,怕得罪任何一方,尤其是日本是重要经济伙伴,投资大,技术合作多。中国是最大贸易国,但历史问题敏感。新加坡二战时被日军占三年多,民众遭强制劳役,食物短缺,死亡上万。李显龙作为华人,家族有日占经历,这选择引发讨论,有人觉得实用,有人说忽略历史。
李显龙不来中国参加阅兵,却跑去日本受勋,被日本授予旭日大绶章,表彰李显龙为日新关
诸葛利剑
2025-08-31 20:35:38
0
阅读:92
用户10xxx31
他他妈算个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