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把核心研发搬到合肥,不是搬家,是押注。 2024年12月2日,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自己把底牌亮了出来:要把合肥当成“第二故乡”,把最核心的研发中心一口气搬过去。这不是场面话,而是真金白银的“梭哈”——未来五年砸下至少10亿元、拉起500人研发团队、每年400件专利直接写进对赌协议。 官媒镜头里,签约桌上红布一掀,合肥高新区等于提前锁定了下一波IPO门票。幕后的故事更带劲:陈天石1999年踏进中国科大少年班,二十年后带着市值6600亿的独角兽回家,校友们早已把路铺平——讯飞、国科量子、本源量子、长鑫存储,一桌牌全是熟人,猎头费全省。 更有意思的是,合肥政府直接把自己“押”了上去:中国声谷给整栋楼三年免租、装修补贴按平方米发、首台套测试设备政府先买再租给企业用;高新区把“人工智能云”总包合同塞进寒武纪怀里,订单金额没公布,但业内估算一年算力租金就超过20亿元。这不是招商,这是直接把饭喂到嘴边。 为什么敢这么豪赌?数据摆在这儿:过去十年,合肥砸下1700亿元基金矩阵,把芯片企业从9家喂到150家,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一条龙全部打通,2023年全市集成电路产值突破1200亿元,一口气贡献安徽全省一半增量。寒武纪拎包入住,IP、EDA、流片、封测,每个环节都能在方圆20公里内找到队友,时间成本直接砍半。 更狠的是“排他条款”——合肥市人工智能云底座只认寒武纪的MLU系列芯片,竞争对手想进场景,得先问东道主答不答应。陈天石这一招,既把现金流锁死在自己口袋,又把对手的脚捆在门外。 有人酸:寒武纪这是借船出海,用完就撤。可看看寒武纪2024年股价涨幅387%,拿下“A股股王”当晚,陈天石发内部信:“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是把冷板凳坐热”。话说到这份上,合肥赌的是产业升级,寒武纪赌的是生死存亡,两边都输不起。 故事到这儿,只剩最后一个悬念:当合肥的算力底座搭好,寒武纪能不能把“中国英伟达”这四个字真正坐实?评论区见真章。 官媒信息来源: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24-12-02《独角兽企业寒武纪科技研产中心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 中国科学院 2016-09-02《“寒武纪”,让人工智能迈入新时代》 21ic电子网 2019-03-11《寒武纪落地合肥,未来五年投资不低于10亿元》
这一波国家队强行拉起来的牛市,其实你怎么瞎弄都可以,把寒武纪这种垃圾拉到天上去都
【66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