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要造C919客机?其实说白了,和美国波音比起来,C919简直是性价比之王

蕊蕊聊过去 2025-08-30 13:28:02

中国为啥要造C919客机?其实说白了,和美国波音比起来,C919简直是性价比之王。你以为造C919客机是一部突破封锁,争一口气的自强史?其实也是一场顺应市场,抓住机遇的商业战。 全球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早被波音和空客分得干干净净。中国航空公司想买飞机,只能从这两家挑,价格高不说,还得按人家的规矩来。每年光买飞机就得花掉上亿美元,资金全流到国外去了。国内航空业发展快,旅客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百万蹿到现在的上亿,可产业链上没多少实惠落到自己头上。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就为了搞大型客机项目。C919瞄准的就是窄体客机市场,这类飞机需求大,全世界每年要几千架。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年采购上百架,却没自家产品,只能被动挨宰。国家层面推动这个项目,不是光喊口号,而是实打实想降低成本,让产业链受益。工程师团队从设计起步,调研市场空白,定下150座级机型。供应链本土化,从材料到零部件,逐步整合全国资源。这步棋下得稳,目的就是从采购端转到供给端,抓住市场机遇。 C919的亮点在于实惠和实用。单架售价在9900万美元左右,比波音737 MAX 8的1.21亿美元低一截。 载客156到168人,航程4075到5555公里,虽然比波音的6500公里短点,但够用在中短途航线上。燃油消耗比空客A320neo高10%,但整体运营成本低,因为维修方便。本土零部件多,兼容性好,不用等进口货,省时省钱。航电系统简单,飞行员培训周期短,花销少。波音那边出过大问题,2018年10月印尼狮航一架737 MAX坠毁,189人遇难;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又一架出事,157人丧生。 这些事故让全球航空公司心有余悸,停飞检查一大堆。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正好借这个空档,在航展上推销C919,强调它的可靠和低价。国内航空公司过去赚的钱大半给了国外,现在用C919,资金留在自家,拉动上百万就业,还能出口创汇。非洲和东南亚市场预算紧,C919定价亲民,正合适。 公司计划2026年飞东南亚航线,逐步打开国际大门。这不是单纯技术追赶,而是商业上聪明一招,顺着市场需求,戳中波音的痛点。 项目推进稳扎稳打。2023年5月28日首商业航班从上海飞北京,标志着正式运营。中国东方航空等公司已接收多架,总订单超1000架,主要国内客户。 2024年交付13架,2025年目标30架,但上半年因发动机供应中断,只交付5架,7月恢复后加速。到8月,已交付22架给客户,完成28架包括测试机。 生产线扩展到多地,产能目标2025年50架。公司还推材料国产化,测试新合金,减少对外依赖。国际认证上,欧洲航空安全局预计2028到2031年完成,这耽搁了海外扩张,但东南亚和非洲兴趣大,不少航空企业已派人考察。 波音问题多,给C919留了空间,低价高性价比正好填补市场空白。未来出口得看认证和供应链,但这事证明,商业竞争比啥都管用。 C919发展到现在,性价比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国航空业从买家变卖家,这步走得对头。市场痛点在那摆着,抓住机遇就能赢。波音的麻烦,让大家看到本土产品的潜力。订单越来越多,交付也在提速,产业链就业拉动明显。非洲和东南亚需求旺,C919定价实惠,合作空间大。公司还计划缩短机型C919-600,已获部分认证。 这场商业战,中国没硬碰硬,而是顺势而为。国内航空公司用上自家飞机,成本降了,效率高了。国际上,虽认证慢,但兴趣在涨。总的说,造C919不光技术自立,更是市场聪明选择。未来几年,产能上去了,出口打开了,就能见分晓。

0 阅读:138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