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万物》银子的困境,看清“自我感动式母爱”的枷锁
《生万物》里银子娘送饭的细节,藏着多少家庭里无声的伤害?她总是先紧着丈夫摆饭,再远远喊银子“别干了,快吃饭”——可这句看似关切的话,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道德绑架。
银子听懂了母亲的“言外之意”,只能黯然说“不吃了”,继续埋头挖地。她不是不饿,而是知道母亲从未真正维护过她:明知丈夫会抢女儿的饭,却从不在饭前把饭端到银子手上;嘴上说着关心,行动上却放任丈夫的自私,只在事后倒出自己的饭,暗示女儿该“懂事”地牺牲。
这份“自我感动式的母爱”,比父亲的冷漠更伤人。它让银子误以为这是唯一的温暖,为了回报这点“关心”,甘愿牺牲自己;它用“懂事”的枷锁困住银子,哪怕嫁人后,仍要不断接济原生家庭和母亲的娘家,活成全家人的“供血包”。
更可怕的是,母亲的懦弱像无形的藤蔓,缠绕着银子的人生,让她在心理上被动为母亲的人生“陪葬”。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先顾好自己从不是自私,而是人格独立的底线。愿我们都能看清那些“扮演弱者”的亲情陷阱,别让自己的一生,都用来填补别人的人生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