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委员长将会访华出席9·3的消息。这个信号就很有意思了,可以直接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中方是否有意撮合朝韩之间的会面?二是李在明为什么在明知金出席的情况下,错过了这一次会面的机会呢?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正走在一条晃晃悠悠的外交钢丝绳上。 竞选时他画下的大饼——搞“务实外交”、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一上任就被冰冷的现实狠狠打脸。中国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办的阅兵式,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夹在中美之间动弹不得、进退失据的韩国。 李在明最初的算盘打得挺响。他反复说,韩国跟中国闹翻的代价太大了,不能承受。他甚至公开喊话,台湾海峡发生什么,跟韩国没什么关系,那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这套说辞,就是想给韩国多争取一点自主空间。 可一坐上总统的位子,他才发现,韩国的外交罗盘根本由不得自己。两万多名驻韩美军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国内强大的保守派势力更是他绕不过去的坎。这些因素死死地限制住了他的手脚。 更别提,北边的朝鲜已经手握核武器,威胁就摆在眼前。这让韩国在安全问题上,只能更紧地抱住美国的大腿。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如此骨感,所谓的“均衡”路线,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瘸腿。 中国9月3日的阅兵邀请,与其说是礼节,不如说是一道高难度考题。北京的意图很明显,想抢在特朗普前面,借这个机会撮合朝韩对话,把半岛问题的主导权抓在手里。 然而,一个事先毫无征兆的消息彻底搅乱了局面: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高调出席,而且名单上的位次仅次于普京。这让韩国政坛大为震惊,也让李在明的处境变得极其尴尬。 对李在明来说,这简直是个烫手山芋。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跑去北京和金正恩见面?这必然会引爆国内保守派的怒火。更要命的是,他不愿让中国抢走这份促成和谈的“首功”。 他心里清楚,这份功劳必须留给华盛顿,留给那个即将重返白宫的特朗普。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拒绝,只派了政坛三号人物、国会议长禹元植代为出席。这种“区别对待”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李在明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美国身上,换来的却是一场公开的羞辱。他拒绝北京后,马不停蹄地访问了日本和美国,想以此表忠心。可华盛顿连个热情拥抱都懒得给。 特朗普早就对他的“务实外交”说辞感到不爽,所以李在明一到华盛顿,接待规格就低得可怜。这已经是个不好的兆头。 更难堪的还在后头。出发前,李在明还试图表现强硬,说韩方难以同意美方对驻韩美军基地“归美国所有”这种要求。结果,特朗普当着所有记者的面,直接逼他站队,还旧事重提。 面对这种毫不留情的施压,李在明当场哑口无言。最致命的一击是,特朗普用一种侮辱性的口吻,“邀请”李在明跟他同乘一架飞机去中国,说是为了“节约能源”。 这种羞辱,几乎是在践踏韩国的国格,可李在明却只能表示愿意接受。这次访美,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他疏远中国讨好美国的策略,输得一败涂地。不仅没换来尊重,反而让韩国的安全更依赖别人、经济主权不断流失。当金正恩在北京享受贵宾待遇时,那个为了讨好盟友而缺席的韩国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脚下的钢丝绳,已经快要断了。
韩国总统李在明,可真是结结实实给全世界演了一出“什么叫韩国政治”!没上台之前
【124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