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万的坦克,为啥不装5000元的空调?60度的高温让坦克兵晕倒,也不在坦克内装空调,埃及某年夏天坦克训练,30分钟内有40%的士兵中暑,2人被热死,一些主战坦克里面的空调不是让士兵享受的,而是为了仪器散热的,比如独立热成像仪,坦克兵冬天冻得手脚麻木,夏天热的汗流浃背,常年烟雾灰尘弥漫,全程噪音震耳欲聋。 提起坦克兵,很多人都觉得威风,但真到了夏天,那滋味可不好受。想想看,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罐头,在太阳底下暴晒,那温度能比外面高出二十多度。 真不是开玩笑,舱内温度飙升到60摄氏度都算正常。这热量,一部分来自旁边轰鸣的发动机,另一部分就是钢制外壳活生生晒出来的。里面的金属扶手都烫得没法直接碰。 曾经就有士兵在隐蔽待命,也就半小时的功夫,人就中暑到半昏迷了。战友们去救援,刚一打开舱盖,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那个士兵被拖出来时,浑身湿透,脸色惨白。 在高原地区更绝,白天坦克里是四十多度桑拿房,到了晚上又得忍受严寒。之前印度T-90坦克在高原演习,就有士兵因为没空调直接热倒了,那给坦克装个空调不就完了?这想法早就有了,但它曾经是个要命的“陷阱”。 越南战争时,美军就给他们的M48坦克装了简易空调。结果空调外机呼呼往外散热,在敌人的热成像仪里,这不就是个明晃晃的活靶子吗,于是,这些“享受”空调的坦克,反倒成了反坦克导弹的优先目标,损失惨重。 解决了一个中暑的问题,却引来了杀身之祸,这买卖太不划算,就算不考虑被当靶子,这空调本身也是个巨大的累赘。坦克里头的空间,那叫一个寸土寸金,驾驶系统、炮塔、弹药架、发动机塞得满满当当,士兵想转个身都费劲。 有人试过把民用空调硬塞进老式坦克,结果空调外机直接占了存放备用弹药的位置。这就等于为了凉快,把保命的子弹给扔了。空调还挤压了驾驶员的操作空间,连踩个踏板都别扭。 更要命的是,它还是个“油老虎”。美国早期试验过一个空调装置,光它自己就重达半吨,一开起来,坦克的燃油消耗直接增加15%以上。 一次演习里,装了空调的坦克,续航里程硬是从400公里掉到了330公里。战场上,续航就是生命线,为了这点舒适,让后勤加油车队疲于奔命,甚至延误战机,这代价谁也付不起。 而且这玩意儿还特别娇气。战场上尘土飞扬,空调滤网用不了半个月就堵死了,到时候非但不制冷,还反过来往里吹热风,简直是花钱买罪受。激战正酣的时候,谁有空停下来给你清理滤网。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坦克设计都遵循一个铁律:火力、防护、机动性是爹妈,士兵的舒适度只能往后稍稍。二战时的T-34坦克,早期连无线电都没普及,更别提空调了。在设计师看来,与其装个不靠谱的空调,不如多带几发炮弹实在。 但时代变了,技术也在进步。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就带了冷却系统,它靠燃气轮机引出压缩空气来制冷,省去了笨重的外机。不过这套系统主要是给热成像仪这些精密电子设备降温的,分给人的冷气有限,舱里还是有35度左右。 真正的突破来自中国。我们的99A和15式坦克,稳稳地装上了空调。科研人员没走老路,他们用上了体积小、功耗低的稀土电机来驱动空调,一举解决了空间和能耗的难题。 为了保证这空调在坦克上天入地时不出岔子,研发团队搞了上百次震动测试。这说明,技术真的能打破过去的“零和博弈”。 如今,一个能让士兵保持清醒和体力的空调,已经不再是累赘,而是实打实的战斗力。它证明了一个道理:机器终究是为人服务的,让操作机器的人处于最佳状态,才是提升战斗力的根本。 对此,你怎么看?
坦克兵,还是挺辛苦的!
【13评论】【29点赞】
许诺轻
我滴个儿来,空调才多大热源,发动机才是最大热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