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终于意识到,中国才是这一领域的霸主。塔斯社8月21号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

盖说社会 2025-08-29 11:42:09

俄罗斯终于意识到,中国才是这一领域的霸主。塔斯社8月21号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将派专家来中国,交流无人机技术。   塔斯社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确认,将派出由 7 人组成的专家团赴华,核心成员包括 3 名,参与过俄军 “猎户座” 无人机项目的工程师、2 名应急救援应用专家,专门对接中国无人机技术的研发与实战经验。   很少有人记得,十年前俄罗斯还在向中国出口航空发动机,如今却要反过来学习中国的无人机技术。   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2024 年俄乌冲突中,俄军投入的 “天竺葵 - 2” 自杀式无人机,故障率高达 18%,原因是核心导航芯片依赖民用改装件,遇上强电磁干扰就会失控。   而同期伊拉克军队使用的,中国彩虹 - 4 无人机,在打击极端组织时,累计飞行 10 万小时,命中率稳定在 92% 以上,即便遭遇电子干扰,也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自动修正航线。   俄罗斯军事专家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在《军工信使》杂志上坦言,2015 年他还嘲笑中国无人机 “抄俄罗斯设计”,但 2024 年俄军一份内部报告显示,中国翼龙 - 2 无人机的载荷能力(480 公斤),是俄军 “猎户座”(200 公斤)的 2.4 倍,续航时间(32 小时)比后者多 8 小时,“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无人机系统集成上已经领先”。   并且,中国的无人机优势,早不是单一产品厉害,而是整条产业链的碾压。   就拿深圳来说,这个城市聚集了 1200 多家无人机配套企业,从华为海思专为无人机设计的 AI 芯片,到大疆自研的无刷电机,再到亿航智能的飞控系统,国产化率高达 95% 以上。   更让俄罗斯在意的,是中国无人机在实战场景中的成熟应用。   2023 年四川泸定地震时,中国应急管理部调派的彩虹 - 4 无人机,在海拔 4000 米的山区连续作业 72 小时,不仅实时传输滑坡点图像,还通过热成像仪发现 3 处被掩埋的生命信号,指导救援队伍精准施救。   这种 “察打救一体” 的能力,正是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急需的。   俄罗斯每年有超过 200 起森林火灾,过去依赖有人机巡查,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2022 年西伯利亚大火中,俄军一架灭火直升机因低空飞行撞上树梢坠毁,而中国的翼龙 - 2 无人机可以携带灭火弹,在 500 米高度精准投放,单次作业就能覆盖 2000 平方米火场。   俄罗斯这次派专家来,还有个没明说的需求,北极地区的无人机应用。   俄罗斯北极领土占全球北极面积的 40%,但冬季低温会导致无人机电池性能下降 50%,通信距离缩短到 50 公里以内。   而中国在 2023 年已经攻克了,- 40℃低温无人机技术,通过石墨烯电池和北斗 + 卫星双模通信,把北极地区的无人机作业时间延长到 16 小时,通信距离突破 200 公里。   有消息称,这次俄方专家会重点考察中国的极地无人机技术,未来可能联合开发适用于北极的应急救援无人机。这要是放在十年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合作模式。   现在再看塔斯社的那则短讯,就不是简单的 “俄罗斯学技术” 了,而是全球科技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当中国把产业链、技术、场景打磨到极致,曾经的技术强国也会主动上门交流。   这不是偶然,是中国用 15 年时间,从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 “领跑” 的必然结果。   未来,随着中俄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加深,或许还会有更多技术碰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霸主地位,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一个个芯片、一台台电机、一次次实战堆出来的。   参考资料:环球网

0 阅读:428

评论列表

用户33xxx64

用户33xxx64

4
2025-08-29 17:48

需防止俄罗斯间谍窃密

猜你喜欢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