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烛光:24年坚守,夫妻俩用生命托起189个孩子的求学梦

小说红楼 2025-08-28 18:22:24

1990年,1名24岁男子辞去教师工作,攀着5架天梯,爬到2800多米高的悬崖支教,1年后,他哄骗妻子背着儿子一起上山,谁知,24年后,妻子却哭着说:“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1990 年的夏天,汉源县的太阳格外毒辣,24 岁的李桂林攥着手中的代课教师聘书,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彼时的他,在当地代课已有数年,所带班级年年考第一。   那天,李桂林去县城办事,在汽车站遇到了几个背着破旧书包的孩子。孩子们皮肤黝黑,鞋子上沾满泥土,眼里却闪着对知识的渴望。闲聊中他才知道,这些孩子来自乌斯河对岸的二坪村 —— 一个坐落在海拔 2800 多米悬崖上的村落。   “老师,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想读书得走两三个小时山路,好多同学都没去了。”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小声说道,这句话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李桂林的心里。   李桂林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总浮现出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几天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代课教师的工作,去二坪村支教。   第一次爬天梯时,李桂林至今记忆犹新。那所谓的 “天梯”,其实是村民们在悬崖上凿出的石窝,再钉上几根简陋的木梯,最窄的地方连脚都放不稳。   他双手紧紧抓着木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风吹过耳边发出 “呼呼” 的声响,每走一步都心惊胆战。   “当时腿都软了,好几次想放弃,可一想到村里的孩子,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抵达村里时,他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手上也磨出了血泡。   村里的条件比李桂林想象的还要艰苦。   学校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四面漏风,桌椅都是用木板拼凑的,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没有水,他就和村民们一起去几里外的山泉挑水;没有电,晚上就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工资更是少得可怜,一个月只有 100 块钱,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可即便如此,当他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来上学时,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桂林在村里的支教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可他心里始终有个牵挂 —— 远在老家的妻子陆建芬和两岁的儿子。陆建芬当时在老家教幼儿园,工作稳定,日子过得还算安逸。李桂林知道,要是直接说想让妻儿上山,妻子肯定不会同意。   1991 年春节,李桂林回家过年。饭桌上,他试探着对妻子说:“建芬,二坪村的风景可美了,空气也好,你和儿子要不要去住几天,就当散心了?”    陆建芬疑惑地看着他:“你不是在那教书吗?那地方条件那么差,有什么好散心的?” 李桂林赶紧掩饰:“现在好多了,村民们都很热情,还帮我盖了间新屋子,你去了肯定喜欢。”   在李桂林的软磨硬泡下,陆建芬最终还是答应了。可当她跟着丈夫来到二坪村,看到那陡峭的天梯和破旧的土坯房时,瞬间就明白了丈夫的 “心思”。   “李桂林,你骗我!你根本就不是让我来散心的,你是想让我们母子俩跟你一起在这遭罪!” 陆建芬气得直哭,声音都在发抖,“你疯了吗?那地方连医院都没有!儿子才两岁,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啊?”   可留在二坪村的日子,远比陆建芬想象的还要艰难。   每天,夫妻俩要早早起床,送孩子们上学。遇到下雨天,天梯湿滑难行,他们就背着孩子爬天梯。   有一次,李桂林背着一个孩子上山,走到一半时,脚下一滑,身体瞬间失去了平衡。他下意识地紧紧抓住木梯,把孩子护在怀里,直到村民们赶来帮忙,才化险为夷。   “当时我以为自己要死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孩子出事。”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桂林仍心有余悸。   有一年夏天,村里遭遇了洪水,山路被冲毁,粮食也快吃完了。李桂林冒着大雨,沿着悬崖边的小路去山下买粮。走到一处低洼地段时,洪水突然涨了起来,瞬间就没过了他的膝盖。   “当时水流特别急,我差点被冲走,只能死死抓住旁边的树枝,一步一步往前挪。” 等他扛着粮食回到村里时,已经浑身湿透,身上还被树枝划出了好几道伤口。   还有一次,李桂林为了给孩子们买课本,独自下山。在爬天梯回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不小心踩空了一步,身体猛地往下坠,幸好他及时抓住了一根藤蔓,才没有摔下去。   陆建芬看着丈夫一次次身处险境,心里既担心又心疼。有好几次,她都劝李桂林:“咱们走吧,回城里找份工作,好好过日子,别在这受这份罪了。”   可李桂林每次都摇摇头:“建芬,再等等,等这些孩子毕业,咱们再走。” 而每当看到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或者收到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时,陆建芬又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夫妻俩在二坪村一待就是 24 年。在这 24 年里,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汗水和坚守,为二坪村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的明灯。19 年里,他们送出了 189 个学生,村里第一次有了高中生,还有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   2008 年,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当选为 “感动中国” 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 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如今,李桂林和陆建芬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他们依然坚守在二坪村。    

0 阅读:111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