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时运马走膘!这是对大衣哥朱之文最真实的写照。曾经的他被村里人嘲笑是个一事无成

诗桐说娱乐 2025-08-28 16:38:03

人走时运马走膘!这是对大衣哥朱之文最真实的写照。曾经的他被村里人嘲笑是个一事无成的懒汉,家徒四壁,娶了个媳妇还是离过婚的女人。后来的朱之文凭借一副好嗓子,参加地方选秀节目走红,随后被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发现,随之身价倍增。

说白了,大衣哥朱之文的人生就是一场“苦出来的时运”,他从被村里人笑“一事无成”的穷小子,到歌声响遍大江南北的民间歌唱家,靠的不只是那副好嗓子,更是庄稼地里磨出来的硬功夫。

早先朱之文的日子,难到能让人叹气,村里老少爷们提起他,总带着点嘲笑:“天天抱着个收音机瞎哼哼,地里草比庄稼都高,这不是懒汉是啥?”

家里更是家徒四壁,几间旧瓦房漏风漏雨,冬天得用塑料布糊窗户,连买袋化肥都得跟亲戚张口借。

后来他娶了媳妇,有人还嚼舌根“找了个离过婚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人家小两口没计较,媳妇跟着他一起下地、喂猪,日子苦归苦,倒也没散了心气。

朱之文那嗓子不是天生就会唱的,全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那时候没条件找老师,他就揣着几块钱去镇上地摊淘书,都是些翻得卷边的《声乐入门》《歌唱技巧》,纸都发黄了,他还宝贝得不行。

白天干活揣在兜里,歇气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标注:“这个音要提气”“这里得轻一点”,连字缝里都写着笔记。 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锄头去地里,先不干活,找个没人的田埂蹲下来,对着玉米地、小麦苗练声,一开始邻居嫌吵,说“大清早的鬼哭狼嚎”,他也不恼往后就再早一点,等天刚蒙蒙亮,田埂上就只剩他的声音了,风刮过庄稼地的声音,倒成了他最好的伴奏。

后来机会真的来了,山东有个地方选秀节目叫《我是大明星》,有人劝他去试试,他一开始还打怵:“我一个农民,去跟人家比唱歌,不是丢人吗?”还是媳妇推了他一把:“唱得好不好,去了才知道,总比在家让人笑强。”他这才揣着几百块钱,穿着件旧外套就去了。

一开口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评委都愣了,这嗓子哪像个天天种地的农民?再后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找上了他,全国观众都看见了这个穿着军大衣、一脸朴实的汉子,一开口就镇住了全场,身价也跟着涨了,但他还是老样子,回家该种地还种地,该喂猪还喂猪,没飘。

红了之后的朱之文也没忘了本,他拜了业内知名的声乐老师,老师说他“肯下苦功,一点就透”,教他调整发声位置、练气息,他学得更认真了,有时候练到嗓子哑,就含块润喉糖接着来,难怪有人说“名师出高徒”。

现在他的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村里有人找他帮忙,他也不推辞,捐钱修修路、帮着困难户,还总说“没有以前帮过我的人,没有这个社会给我的机会,我啥也不是”。

不过咱也得说句实在话:朱之文的努力值得夸,但更该多宣传那些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

要是没有袁隆平爷爷研究杂交水稻,咱可能连吃饱饭都难,哪有心思听歌?没有屠呦呦奶奶研究青蒿素,多少人要受病痛的苦?

还有那些搞航天、搞芯片的科学家,是他们在背后付出,才有了咱安稳的日子,这些人才是最该被尊敬、被记住的。

现在朱之文还在艺术这条路上走着,希望他能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也给那些还没被发现的草根艺术家们做个好榜样,只要肯努力,就算在田埂上,也能唱到更远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朱之文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啥?是他没红时的不放弃,还是红了之后的不飘?或者你还知道哪些像他一样靠自己努力的草根?评论区咱聊聊呗~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诗桐说娱乐

诗桐说娱乐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