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龙:“我认为中国如果够聪明,中国的想法应该跟我一样,过去,都是美国把人家拖进

虎虎聊娱乐 2025-08-28 14:23:41

唐湘龙:“我认为中国如果够聪明,中国的想法应该跟我一样,过去,都是美国把人家拖进去军备去竞赛,把你给拖垮。 在军备竞赛的棋局上,谁是棋手,谁又是棋子?当美国过去总爱拉对手入局消耗,如今格局悄变,中国智慧应对,能否让历史重演,反转胜局? 这个观点出自所谓的“台湾资深媒体人”唐湘龙,他认为中国大陆有能力反过来把美国拉入消耗战中,就像冷战时美国对付苏联那样。我们中国大陆从不主动挑事,但面对外部压力,总能找出聪明路子维护自身利益。这话听来接地气,点出了大国竞争的本质:谁能耗得起,谁就占上风。   回想历史,美国确实擅长用军备竞赛拖垮对手。二战后,冷战开启,美国和苏联在核武器上较劲。苏联当时经济基础薄弱,却硬着头皮跟进,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只能加大投入,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这套路,美国玩得溜,因为它本土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能支撑长期拉锯。   中国大陆不一样,我们从不搞盲目竞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建设。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动作,中国大陆加强国防现代化,但重点在质量提升上。譬如,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中国大陆已取得进展,这种装备成本可控,却能有效应对威胁。美国那边,高超音速导弹单价高达数千万美元,量产难,中国大陆则通过军民融合,降低成本,实现高效部署。 唐湘龙的观点,正是基于中国大陆的工业实力。他提到,中国大陆有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强劲。这点没错,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工厂,产业链完整,能支撑国防需求而不伤民本。相比之下,美国军费虽高,2024年超过8000亿美元,但财政赤字大,内部矛盾多,继续拉高军备开支,会加重负担。   中国大陆的策略,是避免直接陷入美国设的局。我们强调防御性国防政策,不称霸,不扩张。核武库方面,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到2025年核弹头约600枚,这远低于美国的数千枚,但足够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大陆不追求数量堆积,而是注重精准、可靠,确保战略平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从古代抵抗外敌,到近代抗日战争,中国大陆先辈用实际行动证明,面对强压,从不低头。唐湘龙那句“全世界面对殖民者硬抗到底的只有中国”,虽出自台湾地区,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中国大陆在新时代继承这份骨气,不盲从,不畏惧。 如今中美竞争,美国想通过关税、科技封锁限制中国大陆发展,但中国大陆转向内需驱动,创新自立。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大陆企业加大研发,成果频出。美国军工企业虽强,但依赖全球供应链,中国大陆的自主化路径,正让美国感到压力。   唐湘龙预测,如果中国大陆聪明操作,就能反转局面。确实,中国大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扩大影响力。美国则在多线作战,中东、欧洲事务缠身,军费分散。中国大陆专注亚太,效率更高。 军备竞赛不是目的,和平发展才是。中国大陆始终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内政,外部势力干预只会徒劳。唐湘龙作为台湾媒体人,他的观点也提醒,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共同面对外部挑战。   长远看,中国大陆经济韧性强,人口红利转成人才优势。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支持国防创新。美国经济虽大,但社会分化严重,军备开支挤压民生,长期难以为继。中国大陆则统筹发展和安全,军民融合让技术双向流动,成本低、效益高。   唐湘龙的话接地气,说出了许多人心声。中国大陆不主动竞赛,但若被迫应战,有底气耗下去。历史证明,美国的拖垮战术,对中国大陆不灵,因为我们有完整工业链条、庞大市场,能自我循环。 中国大陆的路径,是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升级,新能源、电动车领跑全球,这些都间接支撑国防。美国想重演冷战剧本,但时代变了,中国大陆不是当年的苏联,有自己的节奏。   总之,唐湘龙的观点值得琢磨。中国大陆够聪明,就能在竞争中稳住阵脚,反过来让对手疲于奔命。这不是吹嘘,而是基于事实的判断。中国大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自强,未来可期。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