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对中国再补一刀!8月26日晚,土耳其贸易部一纸公告,认定中国货借道欧盟(西班牙除外)溜进土耳其,硬征每吨1200美元的反倾销税,即刻生效,不留缓冲! 2025年8月26日20点,上海某跨境物流公司的老周刚结束一场中欧物流会议,手机就被土耳其贸易部的公告刷屏——“对欧盟(西班牙除外)转口的中国铰接链,征1200美元/吨反倾销税,即刻生效”。 他心里咯噔一下:公司手里正有3票中国铰接链货物在途,180吨滞港荷兰鹿特丹,220吨航行至印度洋,还有150吨在宁波港待装船,全是土耳其农机商的秋收急单,最晚9月10日要到港。 “先查西班牙港口的保税加工政策!”老周立刻召集操作团队开紧急会。 作为深耕中欧物流12年的老货代,他知道公告里“西班牙除外”不是偶然——但西班牙哪些港口能做“半成品加工+原产地认证”? 加工比例要达到多少才能合规? 这些细节得摸透。 21点,团队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海关官网查到关键信息:“非欧盟原产货物在保税区完成50%以上加工量,可申领‘西班牙组装’原产地证,出口土耳其享受关税豁免”,且巴塞罗那港有3家具备农机配件加工资质的合作工厂,最快48小时能启动加工流程。 与此同时,鹿特丹港的海外代理发来紧急消息:“滞港的180吨货若24小时内不明确去向,将被划入‘待查验暂扣区’,每天产生3000欧元滞港费,且后续转港需重新排队。” 老周当机立断:“放弃鹿特丹直接转港,先把货拉到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临时仓储区——安特卫普到巴塞罗那有直达铁路,48小时能到,比海运快3天,还能避开鹿特丹的拥堵查验。” 他算过一笔账:铁路运费虽比海运高800欧元/柜,但能节省5天时间,刚好赶得上巴塞罗那港的加工周期。 这边刚敲定转港方案,印度洋上的220吨货又出了新问题。 船公司打来电话:“若改道西班牙瓦伦西亚港,需绕行直布罗陀海峡,多走1200海里,航程增加3天,且要支付2万美元航线变更费。” 老周立刻联系土耳其客户,对方给出明确答复:“只要能按时到货,额外费用我们承担30%,但必须提供加工进度实时跟踪。” 老周随即协调船公司优先安排靠港泊位,并同步给瓦伦西亚港的加工工厂发去货物清单,要求提前准备轴销、垫片等西班牙产配件,确保货物到港就能开工。 处理完紧急订单,老周开始复盘这场危机的根源。 土耳其对中国铰接链的反倾销税从2019年就开始征收,这些年中国企业靠“欧盟转口”维持市场。 老周的公司每年要走约5000吨铰接链转口货,主要通过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港,流程很成熟:中国工厂把铰接链运到欧盟港口,做简单的防锈处理、贴欧盟品牌标签,再换包装发往土耳其,每吨能省550-700美元。 但2025年以来,土耳其的监管明显升级:3月引入“金属成分光谱仪”,能精准检测钢材锰含量(中国常用的20Mn2钢锰含量1.4%-1.8%,欧盟S355钢0.8%-1.2%)。 8月27日上午,长期解决方案的思路逐渐清晰。 老周联系了泰国罗勇府的物流园区——东盟与土耳其签有自贸协定,从泰国出口铰接链关税仅4.8%,且罗勇府有成熟的农机配件产业链,能实现“中国产链节+泰国产轴销”的组装。 他给宁波港待装船的150吨货制定了“泰国中转方案”:先把货运到泰国林查班港,在当地完成组装后,以“东盟原产”身份出口土耳其,虽然全程比直转欧盟多7天,但长期来看更稳定,且泰国的加工成本比西班牙低25%。 期间还遇到个关键难题:西班牙加工工厂要求提供“铰接链材质检测报告”,否则无法确定加工工艺。 老周立刻联系中国工厂,协调第三方检测机构加急出具报告,同时让西班牙工厂同步准备加工流程单,确保“报告到厂即开工”。 8月28日中午,巴塞罗那港传来消息:安特卫普港转运的180吨货已到港,加工工厂已启动轴销更换工序,预计9月1日能完成加工并申领原产地证。 8月29日,当老周把3票货物的最新进度同步给土耳其客户时,对方发来感谢邮件:“你们的链路重构速度,让我们保住了2000户农户的秋收订单。” 此时,220吨货已抵达瓦伦西亚港开始加工,150吨货也已改走泰国航线,这场48小时的应急战暂时告一段落。 老周在后续的客户沟通会上总结:“土耳其这次加税不是偶然,未来‘转口避税’只会越来越难。” 我们正在联合泰国、马来西亚的物流园区,搭建“中国半成品+东盟组装+全球分拨”的合规链路,还会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生产到出口的全流程溯源,让客户不再被突发政策“卡脖子”。” 对他而言,这场危机不仅是一次应急考验,更是重构跨境物流链路的契机——只有提前布局多元化、合规化的渠道,才能在多变的贸易环境中站稳脚跟。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不可思议!土耳其今天突然宣布了!北京时间8月26日,土耳其贸易部宣布:自即日起对
【11评论】【17点赞】
王利春
土耳其是个什么东西不鸟它。
用户58xxx53
埃尔多安,飘了很多年了,应该栽跟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