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连打4个电话,莫迪一个都不接,对付美国就得学中国这套。看清了特朗普反复横跳之下的丑恶嘴脸后,莫迪坚定地像是几十年如一日将马列主义牢牢刻在脑子里的社会主义信徒,虽然信仰的转变只在须臾之间。这当然是夸张渲染的说法,却也道出了莫迪和特朗普之间的疏离关系,但准确一点来说是莫迪在主动疏远特朗普。 一方面是怕上当;另一方面则是害怕特朗普玩别的把戏,与其不断推诿扯皮倒不如眼不见心不静——直接将懂王屏蔽,这样故意晾一晾特朗普,说不定还会出现重大转机。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在最近几周曾4次致电印度总理莫迪,但却未能如愿,莫迪一直拒绝接听白宫来电。 印度消息人士透露,由于莫迪一直拒绝接听特朗普的来电,特朗普对于莫迪的不满情绪又上升了不少。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利好双方的消息,缘由也不难理解,美国和印度在当下算是可以从对方身上各取所需,但双方却在关税战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严重分歧。 比如莫迪坚决要保护印度农民的利益,不愿对美国开放印度农产品市场;比如特朗普指责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实际是在变相资助俄罗斯维持战争损耗;比如印度和美国仍未达成协议。 如此之多的分歧一天没有得到解决,印美两国彼此之间的距离很明显就一天不会得到拉近,可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印美两国对于对方的特殊性一点也没有减轻。 这就意味着冲突僵局终有一天会得到陡然打破,只是谁来主导和作出牺牲至今双方仍未达成共识而已。 意思是印度和美国虽然在当下产生了严重矛盾,可互相吸引彼此利用进而不断获益的特性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就注定了印美未来能够看到一方向另一方作出妥协的一幕。 既然下场结局已经注定,那么现在的印美可以说已然实质性处于斗法状态之下,两大操盘手则分别是莫迪和特朗普。 特朗普主动来电寻求同莫迪对话是一种策略,莫迪冷处理特朗普的来电也是一种策略,双方已经在事实层面上交上了手和较上了劲。 理解了藏在暗中的这一深层次含义后,再看莫迪4次拒绝特朗普就足够清楚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礼节问题,反而关涉到了两国的根本利益。 事实上,媒体和分析人士就莫迪不接电话存在何种深层考量指向了三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通过电话谈判细节问题并非莫迪的风格,莫迪更倾向于同特朗普展开面对面会谈; 第二大方面则是担心特朗普故意进行夸大、渲染和歪曲事实,特朗普此前曾用过这一招数,单方面表示“和越南达成一致”,实际情况却是越南领导人并未作出同意的最终决定; 第三大方面则是避开特朗普的套路陷阱,自中美关税战开打以来,特朗普一直在用同一种套路强势施压目标对象,而且几乎达到了屡试不爽的程度。 这种套路是先表达不满,要挟实施高额关税,然后再给对方一定缓冲期限开出让自己满意的价码,如果进展顺利,特朗普就相当于白赚一笔;如果不顺利,特朗普会选择强势施压。 一般遭到强势施压的国家最终都会选择妥协和让步,从最终作出低头选择的行为做法来看,过程虽然有些曲折,可施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就相当于是努力没有白费。 两相结合之下,不管目标对象面对施压维持了爽快还是不爽快的立场态度,特朗普都可以从目标对象身上大赚一笔,只是存在少赚和多赚的区别而已。 而就目前的情况和形势来看,有且只有我国顶住了特朗普的压力,没有按照特朗普设计好的套路走,印度看到了只要学着我国一直释放出强硬而坚定的立场态度就可以取得最终胜利。 于是乎,莫迪就有样学样,依样画葫芦,非常聪明地避开了特朗普精心设计的电话陷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莫迪的做法并不新鲜,反而是对抗特朗普的中式智慧再现。 事实上,特朗普也一直在“同中方领导人多次互通电话”和“会很快访华”两大问题上释放虚假信号,外交部发言人曾在多个例行记者会上就相关表态作出澄清或进一步解释。 有了我国的例子在先,印度当然可以从中不断吸取教训,如果印度还要傻乎乎地上套,那就是印度自己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和分析人士的看法并不全面,特朗普多次来电固然是向莫迪发起试探,可莫迪的行事风格一项都非常胆大,即使特朗普真的设下了圈套,莫迪也不会这般胆怯。 因而还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莫迪想在适当时机打出我国牌,学我国这套固然不算错,可高级手段却是拿我国当挡箭牌,用特朗普先促使我国完全屈服反呛和尽可能地从中获益。 参考资料: “用户不在服务区?”特朗普4次致电莫迪,均被拒接|中国新闻网 特朗普4次致电,莫迪就是不接|观察者网 关税危机下,莫迪四次拒接特朗普电话,“不想落入同样的陷阱”?|上观新闻
特朗普连打4个电话,莫迪一个都不接,对付美国就得学中国这套。看清了特朗普反复横跳
友绿聊历史
2025-08-28 12:19: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