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领袖毛泽东。毛主席自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

优优谈过去 2025-08-28 11:26:42

陈云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领袖毛泽东。毛主席自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党给了毛主席信念、勇气和力量,是党锻造了战无不胜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凝视] 1942年元旦,延安迎来了新年,中共中央举行团拜会,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二十多年风雨历程。 回望来路,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十几人聚会,到国民革命的兴起,再到土地革命的探索,万里长征的艰险,最终在陕北扎根举起抗日大旗,这段历程既有井冈山根据地站稳脚跟的胜利,也有因脱离实际而遭受的重大损失。 正是在这种曲折探索中,全党逐步认识到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性,毛泽东从领导秋收起义开始,将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为红军指明方向,在陕北领导抗日根据地建设。 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陈云曾三次向毛泽东请教,为什么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有学问的人会犯错误。毛泽东回答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建议他学习哲学。 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和工作方法,陈云深刻体会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总结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工作方法。这反映了毛泽东对党员干部的深刻影响。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正处于摸索阶段,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够深入,有时照搬外来经验,导致革命遭受挫折,党和红军迫切需要一位既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又深刻理解中国实际的领导人。 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人,他坚持深入农村和基层,了解农民需求,探索红军建设方向。井冈山时期,他推动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赢得民众支持。 长征途中,面对敌军围追堵截,他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四渡赤水作战体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成功摆脱敌人包围,抗日战争期间,他提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 这些正确决策使革命一次次化险为夷,也让全党同志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毛泽东领导的重要性, 延安时期,陈云多次强调毛泽东的历史作用,1941年10月,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还是中国革命的旗帜。 到了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陈云后来特别指出,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的一个重要功绩是培养了一代干部,这些人后来在各个岗位上承担重大责任。 1980年代,陈云参与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强调,要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作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结论,他主张准确评价,反复推敲,使评价能够站得住,经得起历史检验。 陈云认为,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的威望通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建立,即使在他犯错误时,许多老干部仍然记得他的功绩。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是历史形成的,是全党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识。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的历史功绩,他培育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培养的干部队伍,制定的正确政策,都是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时期形成的这些宝贵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启示,无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都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 从延安的窑洞到今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您看来,延安时期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是什么?这些传统在今天又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欢迎分享您的思考和感悟。   信源: 陈云的历史观: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人民网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