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这堆积如山的芯片,到底还能卖给谁? 关键咱不是买不到才不买,是自己能造了!中芯国际现在80%的订单都来自国内,以前他们总说中国造不出高端货,结果璞璘科技刚交付的10纳米光刻机,性能直接超越日本佳能的设备,而且不仅能造,还造得不贵,成本只有EUV光刻机的四成,这性价比谁扛得住? 璞璘科技这台机器到底有多牛?它攻克了非真空贴膜、智能喷胶、模板防翘曲三大核心技术。传统光刻机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贴合晶圆,设备成本高得离谱,璞璘直接在大气环境下就能完成,光这一项就把设备投资降低了40%,占地面积也少了30%。 智能喷胶系统更绝,能根据芯片图案自动调节胶水用量,材料利用率从60%提升到85%,单晶圆成本下降25%。最绝的是模板寿命,用自研的可溶剂清洗技术,把石英模板的压印次数从300次提升到500次,直接打破日本东丽的材料垄断。 长江存储用了这台设备后,3D NAND闪存的堆叠层数从512层暴增到667层,单瓦存储密度突破1.2Tb,设备投资回收期缩短到1.8年。华为的光模块用上璞璘的技术后,光耦合效率从75%跳到90%,100G模块功耗从3.5W降到2.8W,直接打进欧洲电信市场。京东方的AR微显示屏更夸张,分辨率突破5000PPI,Meta Quest 4头显用了之后,单机成本直接降了30美元。 中芯国际这边更猛,80%的订单都来自国内,车规级芯片订单同比暴涨120%。比亚迪、蔚来这些车企的IGBT芯片、MCU控制器,现在全是中芯国际在供货。以前国内车企得花高价进口英飞凌、德州仪器的芯片,现在中芯国际的产品性能不差,价格还便宜30%。第二季度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出货量环比增长两成,连特斯拉都开始试探性下单。 再看看欧美那边,ASML的光刻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46%暴跌到20%,2025年预计收入要少150亿美元。佳能的纳米压印设备更是惨,订单量同比腰斩,日本工厂已经开始轮流停工。 美国的英特尔、高通更倒霉,中国市场占他们营收的35%,现在订单取消,库存积压了价值280亿美元的芯片。德州仪器的CEO在财报会上急得直拍桌子。 最搞笑的是荷兰首相吕特,亲自跑到中国求情,说“光刻机管制不是针对中国”。以前他们总嘲笑中国“造不如买”,现在中国不仅能造,还造得又快又好。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内部报告承认,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已经接近50%,28nm以下成熟制程完全自主,7nm也实现量产。 更让欧美头疼的是中国在量子芯片、光子芯片这些新赛道也开始领跑。本源量子的“羲和”量子芯片,运算速度比传统芯片快百万倍;曦智科技的光子芯片,数据传输速率是电子芯片的10倍。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报告警告:“如果不解除限制,2030年前美国芯片企业将失去中国70%的市场。” 现在欧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限制技术出口→中国加速自研→技术突破→订单流失→利润下滑→更难投入研发。 而中国这边,政策、资本、人才全往半导体砸,2025年半导体产业投资超过1.2万亿元。中芯国际的14nm产能已经占全球25%,28nm更是占50%。工信部的规划更狠,2030年前要实现芯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那些曾经嘲笑中国的西方媒体,现在开始酸溜溜地说“中国破坏市场规则”。但市场规则从来都是强者制定的,当中国能造出性能更强、价格更低的产品时,规则自然就该改写了。 这场芯片战争,欧美以为自己是棋手,结果发现中国才是真正的棋盘。现在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傲慢,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芯片产业一步步凋零。
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
古堡幽灵
2025-08-28 08:25:38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