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场,21岁的战士刘家富不幸中枪,跌倒在坑,此时,坑外有4名越军

烟雨杏花村 2025-08-28 02:46:54

1984年,老山战场,21岁的战士刘家富不幸中枪,跌倒在坑,此时,坑外有4名越军正向他靠近,他举起枪准备作战,谁料,子弹打光了,敌人步步逼近,此时的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 2023年,老山纪念馆的展柜里,半截锈迹斑斑的五六式步枪枪管旁,摆着一根褪色的红毛线绳——绳上用粗线绣着的“平安”二字已经模糊,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针脚。 70岁的刘家富拄着拐杖站在展柜前,左手下意识摸向左腿的旧伤,那里的肌肉还会在阴雨天隐隐作痛,就像1984年那个硝烟弥漫的午后,子弹穿透腿骨时的剧痛,始终刻在他的记忆里。 那天,他跟着部队冲锋时,一颗子弹突然击中左腿,他直直栽进炮弹炸出的深坑里。等他缓过神,坑外已经传来越军的叫喊声,4个端着枪的身影正往坑边挪,离他最近的不过十来步。 他慌忙去摸步枪,扣动扳机的瞬间,“咔哒”一声空响——最后一颗子弹早就打光了。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他看着自己露着骨头碴的左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就这么死了。 爹送他参军时说的话突然冒出来:“咱庄稼人守不住地,就得饿肚子;你们当兵的守不住国,家就没了。” 他想起身后不到五百米的炮兵观察所,想起战友们趴在猫耳洞里测算炮弹坐标的模样——要是自己被俘虏,这山头丢了,观察所暴露,整个防线都得乱。 排长的声音也在耳边响:“子弹打光了,枪托、石头,只要能砸死人的,都是武器!” 刘家富的手在泥里摸索,摸到了背包里的砍柴刀,又瞥见弹坑壁上嵌着的炮弹皮,锋利的棱角在硝烟里泛着冷光。 他突然有了主意,故意把伤腿往坑外伸了伸,血水混着泥水淌了一地,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装出快撑不住的样子。他赌这些越军想抓活的,果然,打头的越军放慢了脚步,枪口往下垂了垂,眼里满是“猎物到手”的得意。 就在越军弯腰要抓他的瞬间,刘家富右手猛地往后一探,攥住了那半截炸断的步枪枪管——这是之前战友牺牲时留下的,三尺多长的铁疙瘩,沉甸甸的。 他忍着腿上的剧痛,像弹簧一样弹起,左手死死摁住冒血的伤口,右手抡圆了枪管,照着越军的膝盖砸下去。“咔嚓”一声脆响,越军惨叫着滚在泥里,枪甩出去老远。 剩下的3个越军慌了神,有两个往坑边退了退,还有一个举着枪就往坑里扫。刘家富赶紧缩回坑底,借着弹坑的掩护,盯着那个还在射击的越军。 等对方换弹夹的间隙,他再次冲了出去,用枪管勒住对方的脖子,两人在泥浆里滚成一团。 越军的手指甲在他后背乱抓,皮肉被划开的刺痛传来,可他不敢松劲——手腕上的红绳是妹妹织的,出发前妹妹哭着说“哥,戴着它就能平安回来”,他不能让妹妹失望。 不知过了多久,怀里的越军没了动静,刘家富也瘫在泥里大口喘气。 他刚想歇口气,突然看见不远处那个断腿的越军正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榴弹,后盖已经拧开了!他心里一紧,刚想爬过去阻止,就听见战友的喊声——原来是观察所的战友发现了这边的动静,赶过来支援了。 战友们跳进弹坑,七手八脚把他架起来,排长抹掉他脸上的泥浆,红着眼眶拍他的肩膀:“好小子!你要是出事,我怎么跟你爹娘交代!” 刘家富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后背全是血,手腕上的红绳也被血浸透了,可他却笑着说:“排长,我没给咱连丢脸!” 后来在医院里,医生说他的左腿能保住已经是奇迹,只是以后可能要拄拐杖了。他摸着腿上的伤疤,想起搏斗时从越军口袋里掉出的那张照片——上面是个扎着辫子的姑娘,笑得有两个小梨涡,像极了老家隔壁的阿秀。 他突然觉得,这点伤不算什么,只要能守住国家,让家里的亲人、让照片里那样的姑娘能安稳生活,再苦再疼都值。 退伍回家那天,阿秀真的在村口等他,手里还提着一块腊肉。看到他拄着拐杖,阿秀的眼圈红了,却还是笑着说:“富子哥,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刘家富晃了晃手腕上的红绳,虽然已经褪色,却依然系得紧紧的:“你看,这绳保佑我呢。” 如今,刘家富每年都会去老山纪念馆看看,每次都要在那半截枪管和红绳前站好久。他常跟来参观的年轻人说:“当年我们没子弹了都敢跟敌人拼,不是不怕死,是怕身后的家没了。 主要信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老山前线刘家富英勇事迹)

0 阅读:0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