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九三阅兵仅剩一周的时间,特朗普突然改口准备访华,甚至还邀请韩国总统共乘一架飞

梦想的曙光 2025-08-27 21:28:46

距离九三阅兵仅剩一周的时间,特朗普突然改口准备访华,甚至还邀请韩国总统共乘一架飞机。然而,这一次中方的回应,表明此事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据媒体报道,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不仅主动提到自己今年或明年可能访华,还当场向李在明发出共乘一架飞机的邀请,理由是节约能源,保护臭氧层。 这话听起来像随口一提,但在中美关系当前的节骨眼上,显然不是随便说说。 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没有计划访华,除非中方发出正式邀请,否则我没兴趣。态度转变得这么快,不免让人猜测背后另有原因。 果然,他紧接着又补上一句,中国必须确保稀土磁铁供应,否则将面临200%关税。一边伸出访华的橄榄枝,一边又挥起关税大棒,这种让人看不懂的操作,确实很符合特朗普的风格。 事实上,特朗普这一举动并非没有原因。中美之间自今年四月以来已经历多轮关税交锋,双方在稀土贸易、科技管制、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多次交手。 中国先后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还建立了产品追溯机制,这些措施精准影响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 而美国则一度将关税税率提高到145%,试图以此施压。但结果呢?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在四、五月份大幅下降,导致福特等汽车厂商的生产线一度暂停,美方反而先感到压力。 八月中旬,双方经过三轮经贸会谈,终于达成贸易休战,同意互降关税并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但显然,特朗普并没有真的罢手。 他在与李在明的会谈中再次提到稀土问题,甚至以200%关税相威胁,恰恰暴露出美方在关键矿产资源上的弱点和焦虑。而中方这次的回应,也格外值得注意。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直接表示欢迎,而是强调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是,还公开表示希望美方相向而行。 同时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他还特别提到希望美方相向而行这话听起来客气,但实际上是在暗示美方,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只靠口头表达,中方是不会轻易配合的。 更微妙的是,中方并没有对特朗普所说的受邀访华做出任何确认。相反,中国商务部派出谈判代表前往华盛顿,继续就贸易细节进行磋商。 这仿佛是在说,元首会晤不是不能谈,但前提是美方得拿出诚意,比如取消不合理关税、停止科技封锁、真正回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上来。 回过头看,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释放访华信号,显然是经过考虑的。九三阅兵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大活动,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定出席,多国政要将齐聚北京。 如果特朗普能成行,不仅能在国际场合展示美国的存在感,还能借此营造外交成功的形象,为国内选情加分。他甚至可能带上一个商业代表团,试图重现2017年那场2500亿美元大单的场面。 但问题是,中方早已不是当年的中方。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中国一次次表明,打,可以奉陪,谈,也愿意敞开大门,但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稀土管制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并没有完全切断供应,而是通过出口许可和追溯制度,区分民用与军用,既保障全球产业链稳定,又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这种精准的反制,让美方感到压力却不至于撕破脸,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所以说到底,特朗普此次突然改口,背后既有国内选情压力,也有企业界的呼声,更有战略上的被动。 而中方的冷静回应,正体现出一种战略定力,不着急、不慌张,既愿意谈,也做好准备应对压力。 这种底气,不仅来源于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也来自于一套成熟的外交理念,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对话耐心、争取共同利益。 如今,九三阅兵越来越近,是否能在北京看到美、中、韩、俄领导人同台的场面,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政治从来不是一场即兴表演,而是一场考验智慧、耐心和定力的长期博弈。 参考资料: 外交部: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央视新闻2025-08-26 特朗普当场邀请李在明“共乘一架飞机”访华——上观新闻2025-08-26

0 阅读:576

猜你喜欢

梦想的曙光

梦想的曙光

梦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