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上半年净利润下降46.35%中国黄金上半年净利润下降46.35%,背后原因几何?
8月26日晚间,中国黄金(600916)公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净利润近乎“腰斩”,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财报显示,中国黄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98亿元,同比下降11.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46.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46.44%。对于营收下滑,中国黄金在财报中解释为报告期黄金产品销量同比下降,销售毛利总额减少,进而导致利润总额下降,最终使得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随之下滑 。
从市场环境来看,2025年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6月底收盘价为764.43元/克,较年初上涨24.50%;上半年黄金加权平均价格为725.28元/克,同比上涨41.07%。与此同时,我国黄金消费量却出现下滑,上半年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00%;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 。在此背景下,中国黄金上半年来自黄金珠宝行业的营收出现下滑,根据同日晚间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司来自黄金珠宝行业的营收为308.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99%,本期营收同比下滑11.40% 。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期末中国黄金应收账款较同期变动幅度较大,较上年末增长86.44%,达到6.38亿元。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赊销增加且未到收账期,导致本期期末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加 。虽然公司大部分应收账款对象为实力较强、信誉良好的长期合作客户,历史合作情况良好,并且公司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报告期内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充分的坏账准备,但仍提示若未来个别客户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财务状况出现困难,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
近年来,中国黄金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黄金珠宝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周大福、老凤祥等老牌劲旅,还有众多新兴品牌不断涌入市场,抢夺份额。中国黄金虽背靠央企背景,曾经凭借低价黄金+高克重产品策略在下沉市场婚庆、投资需求中占据优势,但随着消费升级,年轻消费者更看重设计与文化附加值,其策略逐渐失灵,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的劣势凸显 。
在加盟模式上,中国黄金存在监管漏洞。超过九成的门店为加盟店,部分加盟商违规操作,如以次充好、违规吸储、随意开展未经审批的金融业务等,损害了品牌信誉,而总部对终端市场把控力不足,难以有效监管,导致品牌形象屡遭重创 。此前杭州旗舰店、北京富力广场加盟店的暴雷事件,不仅使公司遭受经济损失,还引发公众对其监管责任的质疑 。
此次中国黄金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是市场环境变化、自身经营策略与监管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中国黄金若想扭转局势,需在产品设计创新、品牌形象重塑、加盟模式优化以及市场风险把控等方面发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