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3阅兵前,美国突然宣布:将试射其“美版东风-26”导弹,并划设了长达6000公里的海上禁区。 美国陆军在2025年8月初宣布,将试射长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即“暗鹰”导弹,从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发射至夸贾林环礁,划设约6000公里的海上禁区。这一禁区覆盖北太平洋广阔区域,用于确保测试安全,避免干扰。禁区长度基于发射点到目标点的直线距离,约3780公里,但实际警戒范围扩展到6000公里,以防范碎片风险。 “暗鹰”系统采用两级助推器和滑翔体设计,速度超过5马赫,射程达2775公里,主要针对固定目标。该导弹被视为东风-26的对应版本,东风-26射程约4000公里,能打击移动目标如航母,战斗部重量更大,而“暗鹰”在射程上追求更远,但威力较小,只能攻击静态设施。这一宣布发生在中美军事动态活跃期,中国正准备展示多种导弹,包括东风系列巡航和弹道类型。 美国选择这一时机公布,意在展示远程打击能力,回应中国在区域内的导弹进展。但“暗鹰”项目曾多次测试失败,如2021年和2023年的发射中止,暴露了助推器可靠性和集成问题。中国东风-26已证实具备反舰能力,融入多层打击体系,而美国系统仍处于验证阶段。这一举动凸显双方在高超音速领域的竞争,美国追求全球覆盖,中国则注重区域精确摧毁。 试射后,美国陆军于2025年8月将“暗鹰”系统首次部署至澳大利亚北部,参与“护身军刀”多国演习,部队规模超过4万人。该部署包括运输发射器和滑翔体,模拟实战环境,但未进行实弹发射,仅验证集成和机动性。中国媒体报道此举,指出其针对性,并展示自身东风-17和东风-27等系统,射程更远达5000至8000公里。 演习中,“暗鹰”与其他部队协同,测试数据用于优化,但项目仍面临生存性和杀伤力评估难题,国防部报告显示测试数据不足以确认全效。整体形势保持平衡,美国通过远程部署寻求威慑,中国则强化体系化打击,双方技术差距在实际运用中显现。美国项目虽取得进展,但延迟交付和多次失败影响了部署节奏,中国导弹已形成实战网络。
三款已经露面的新一代坦克,俄罗斯的T14、德国的豹2A-Rc3型、中国的15式改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