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1916年秋日的一天,时任湖南总督的谭延闿母亲李氏病逝,按照谭家祖制,妾室棺椁只能走侧门,谭延闿直接躺到了母亲的棺材盖上,对着族里的长辈大喊道。 族里长辈怎么也没想到,谭延闿会直接躺到李氏的棺材顶上,无奈之下,只得同意李氏的棺椁从谭家宗祠三米宽的正门抬出。 此时一袭白衣的谭延闿早已泪流满面,眼看着抬着自己和母亲李氏的棺椁从正门悲哀庄严地缓缓走出时,谭延闿轻轻抚摸着棺椁,仿佛在轻抚着母亲的白发,一面大哭道:“娘,我们走正门!” 从通房丫头到谭家妾室,从站立侍候谭家上下,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坐上谭府的餐桌,除了谭延闿,没有人知道,24年的漫长岁月,李氏一路走来,历经了多少暗夜血泪,承受了多少艰难苦楚。 1879年3月的一个下午,午睡起床的谭钟麟,在经过通房丫头李氏的房间时,一时兴起,与李氏发生了关系。 谁也没想到,李氏竟因此得孕。 李氏怀孕后,时任浙江巡抚的谭钟麟一日忽得一梦,梦见已故大臣何文安托梦告之,其不久将托生谭家。 得此梦后,谭钟麟甚为讶异。 第二年年初,李氏果然诞下一个男婴,谭钟麟给其取名谭延闿,字祖庵(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谭延闿的聪明才智逐渐显现了出来。三岁识字五岁诵诗,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把方圆百里的私塾先生都给惊着了。 可是,得此麟儿的李氏,在谭府的地位,却几乎没有变化。名义上她是谭钟麟的妾室,可是,按照正室陈夫人的要求,李氏仍然以奴仆的身份,伺候谭家上下,甚至连吃饭都不能上桌,只能站立一旁,为谭家主子布菜。 有一次,下学归来的谭延闿,亲眼看到母亲正被谭家的一个老仆训斥。那一刻,谭延闿心如刀绞。 其后,深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母亲命运的谭延闿,心无旁骛,发奋苦读,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一举中会试第一名,直接填补了湖南200年无会元的空白,其后,在殿试中,谭延闿名列二等第35名,赐进士出身。 谭延闿中进士的喜讯传到谭府的时候,谭家上下正在吃午饭,李氏如往常一样,站立一旁布菜。 此时,正端坐首位的谭钟麟轻轻敲了敲桌子,而后将温柔的目光看向李氏,缓缓说道:“你不用布菜了,坐下吃饭吧。” 下人立即给李氏搬来了座椅,激动喜悦的李氏轻轻答应一声,而后微微颤抖着身子,慢慢坐下来,眼睛里潮湿一片。 这一天,李氏等了整整24年。 谭延闿中进士的第二年,83岁的谭钟麟病逝。 武昌起义后,谭延闿出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院长、民政部长,1912年7月,谭延闿出任湖南总督。 即使当了大官,公务繁忙的谭延闿也坚持做到定期给母亲写信问安,又将妻子方榕卿留在母亲身边,陪伴侍奉母亲。 谭延闿与方榕卿育有2男4女。1918年,38岁的方榕卿病逝后,谭延闿十数年如一日,坚持不纳妾不续弦,甚至拒绝了孙中山的做媒。 一生一世一双人。余生,谭延闿一心一意抚子女、劳国事、忧天下,将儿女私情抛诸脑后,被誉为“民国第一完人。” 因他知晓,身为女人,母亲受过了多少苦楚,他怎忍见天下女子,再受之? 时光遥遥,不觉已过百年。 2021年4月,谭延闿的曾孙从美国归来,在岳麓山重修祖坟,在新立的墓碑上,李氏的名字被端端正正刻在了谭钟麟名字的旁边。 从站立伺候谭家上下的通房丫头,到谭家族谱上堂堂正正的太夫人,李氏大概是几千年来中国通房丫头中,结局最好的一位了。 李氏悲欣交集的一生,给后人留下无限感慨。 文|午梦堂主 参考资料:
“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1916年秋日的一天,时任湖南总督的谭延闿母亲李氏
历史透视眼
2025-08-26 14:19:24
0
阅读:26